《明妃曲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曾巩的诗作。作品原文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未出汉宫时,秀色倾人人不知。何况一身辞汉地,驱令万里嫁胡儿。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延寿尔能私好恶,令人不自保妍媸。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穷通岂不各有命,南北由来非尔为。黄云塞路乡国远,鸿雁在天音信稀。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这组诗是为唱和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而作。⑵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⑶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⑷中国:指中原地区。⑸咨嗟(zī jiē):叹息。⑹新声谱:新曲谱,指昭君所弹的琵琶曲。...
明妃(指王昭君)刚被嫁到塞外的时候,华丽的车子上百辆跟随的却全是胡人女子。心里有话想找个人说却孤独的没处说,只能弹奏琵琶来表达心意自己说给自己听。黄金做的杆拨(弹琵琶的工具)配合着一双弹奏的巧手,边弹边看大雁劝着胡酒。汉宫陪嫁的姑娘们一个个低声哭泣,沙上的行人却听到美妙的琴音而欣赏的伫足观望...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
“汉恩自浅胡自深”——从《明妃曲二首》看王安石早期诗风 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王安石和苏轼的名气谁大的文章,看大多数人的留言,对王安石的官声比苏东坡大,而文名则不如苏东坡这一点是比较有共识的。其实王安石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只是被政治方面的成就掩盖了而已。在古人看来,实在是在仕途上没什么可以拿来炫耀的,...
其二译文明妃(指王昭君)刚被嫁到塞外的时候,华丽的车子上百辆跟随的却全是胡人女子。心里有话想找个人说却孤独的没处说,只能弹奏琵琶来表达心意自己说给自己听。黄金做的杆拨(弹琵琶的工具)配合着一双弹奏的巧手,边弹边看大雁劝着胡酒。汉宫陪嫁的姑娘们一个个低声哭泣,沙上的行人却听到美妙的琴音而欣赏的...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载: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般认为就是家书内容:“你不要伤悲,你看陈阿娇就算困守汉宫,依然有着长门之怨,和你现在流落塞北,只不过是南北地域之别罢了。”也可能是昭君收到家书的感叹,毕竟家书里用这种比喻来宽慰明妃,显得情商极低,当然也可能是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也有可能是明妃读到“好在毡城莫相忆”时的感叹—...
唐人“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早在王安石之前就描写过了,只是说得“怨而不怒”;王安石却多少有点怒了。李壁说:王安石“求出前人所未道”,是符合实际的;至于“不知其言之失”,则是受了王回、范冲等人的影响。王回引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却忘了孔子也说过“夷而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