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光把明仁宗请出去还不够,嘉靖还玩了个"花活":把朱棣的庙号从"明太宗"改成"明成祖"。这一改可有讲究了:在古代,"祖"的地位比"宗"高。把朱棣从"太宗"提升为"成祖",就相当于给他升了一级,几乎能跟开国皇帝朱元璋平起平坐。为啥要这么捣鼓?还不是为了巩固自己这个"偏房"出身皇帝的地位。朱棣当年也...
所以,朱棣的“太宗”庙号,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明明不是顺着皇位来的,偏偏要说自己是正统。别人家争皇位,要么是关起门来斗,要么是悄悄打,他可好,大门一开,直接干架。连欧洲人都知道了,说东方有个大国,叔叔把侄子给反了。所以,太宗给朱棣,没毛病!可嘉靖一来,事儿就变了。他非要给朱棣加个“...
而除了朱元璋之外,与朱厚熜血缘关系最远的祖先就是朱棣了,而朱棣当时庙号为明太宗,恰好不带“祖”字,很适合给他抬到偏殿去。但是朱厚熜还不能这么做,要知道朱棣对他们这些后来的明朝皇帝不次于开创基业的祖宗,本来朱元璋去世后,皇位传的是嫡长一脉的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棣以皇叔身份发动“靖难之变”...
【01“明太宗”庙号对朱棣有多重要?】其一,永乐帝朱棣是靠造反发家的,把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给夺了过来,之后一辈子都在拼命给自己的身份找合法性。他宣称朱元璋本来就偏爱自己,是朱允炆假传诏书才抢走了本应归他的皇位。于是,“太宗”这个意味着自己是从太祖那儿顺位继承皇位的名号,简直就是朱棣死后棺材上的最后...
朱棣,原本被追封为“明太宗”,已经是一个非常尊贵且理所应当的称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评定标准, “太宗”是一个表彰功绩与道德的庙号,已经充分肯定了朱棣的贡献。然而,为何嘉靖要将庙号改为“明成祖”?事实上,这一改动并非简单的行政决策,而是与嘉靖本身的政治诉求紧密相关。作为一名外藩皇帝,嘉靖...
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才登基为帝。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自己也知道自己夺得皇位的方式,并不是太过光彩。尽管在位期间...
虽然“祖”的荣誉高于“宗”,但若让朱棣选择,他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明太宗这一称号。【太宗才是朱棣的最爱】众人皆知,朱棣以武力求得皇位,但他本人却另有一番说法。他声称其位乃承自朱元璋,而朱允炆之登基乃属矫诏,篡夺了其应得之位。这些说法皆是出自他对《明太祖实录》的大力修改。乙酉日,皇帝于西宫...
所以按照顺序,一开始嘉靖想把明太宗朱棣的牌位移出去,但是大臣们反对,因为朱棣功劳很大,而且靖难之役相当于再造明朝了。于是嘉靖皇帝就把朱棣从明太宗改为明成祖,使其与太祖朱元璋一样,享受万世不祧的待遇,然后就可以顺位移出了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而这样自己死后也可以顺利地将自己的牌位放入太庙,安享太庙...
众所周知,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有两个庙号,一个是他亲儿子洪熙帝朱高炽尊的“明太宗”,一个是后世子孙嘉靖帝朱厚熜改的“明成祖”。 以朱棣的本心,当然肯定最喜欢“太宗”这个庙号,论他一生功业,当然完全够资格称“祖”,但肯定不是嘉靖帝胡乱搞出的“成祖”。 关于庙号,两汉时只有【二祖】“太祖”高皇帝刘邦(不...
但问题并未就此结束。按照"天子七庙"的祭祀制度,太庙中只能同时供奉七位先帝。如今加入了献皇帝的牌位,就必须要将其他先帝的牌位移出。这时候,明太宗朱棣的牌位就成了焦点。一位年迈的太常寺卿向皇帝进言:"太宗皇帝开创四方,功勋卓著,若将其牌位移出,恐怕有违祖宗之意。"这番话让嘉靖帝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