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世品和出土实物看,成化御窑瓷器以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平整油光、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早在明代晚期,王士性的《广志绎》、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文人笔记中,均对成化御窑瓷器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明代御窑瓷器以宣(德)、成(化)两朝成就最大,青花瓷器以宣德御窑产品最...
这首歌诀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成化朝御窑瓷器年款的字体结构特征,虽有个别例外,如 “大”字第二笔撇画出头较高(图二十四,1、2)或顿笔、“成”字撇画较软(图二十五)、“製”字衣横越过立刀等,但绝大多数成化御窑瓷器上款字的风格仍符合该口诀。 图二十四:明代成化鲜红釉盘 图二十五:明代成化瓜皮绿釉盘(“大”...
成化御窑制瓷工匠将造型、胎釉、纹饰、色彩和彩绘技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制美色新、无与伦比的一代瓷器,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从传世品和出土实物看,成化御窑瓷器以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平整油光、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明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盛行,成化御窑瓷器...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自宣德一朝之后,经历了所谓空白期,将近三十年时间的潜移默化,到了成化年间,御窑厂又恢复了生产,但是无论从器型还是从青花发色以及斗彩的生产上,一改永宣时期的奔放、雄健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成化瓷器的器型玲珑清秀,胎骨晶莹细腻,釉水温润如玉,彩料研磨精细,色调上也是宁静而柔和,在...
图二十三展示了明代成化蓝釉白花云凤纹碗,这一精美瓷器出土于景德镇市珠山明代御窑遗址,现藏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成化御窑瓷器中,以青花料书写的款识占据绝大多数,其特点在于笔画青花色料下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略粗,字体肥硕,因此被称作“成化款肥”。尽管字体并不严谨规范,透露...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套装上下册)》由吕成龙主编,为配合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传世成化时期的御窑瓷器对比展”而编撰。🔍本书收录了明代成化御窑瓷器的精品,以及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相关瓷器标本,全面展示了御窑生产的真...
明代成化皇帝即明宪宗朱见深,他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他生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一月二日,时值明王朝开国八十周年,卒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享年41岁。 他本人是一位爱好书法、擅长丹青,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的皇帝,这也造就了成化朝在御用瓷器烧造方面的非凡成就。从传世品和出土实物看,成化御窑瓷器以胎质洁白细...
明代瓷器所署款识中,最重要的是御窑瓷器上的年款(亦称“朝代款”),它是不署年款的御窑瓷器以及民窑瓷器断代的重要参考。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明代各朝御窑瓷器上所署年款也呈现各自特色,前人有“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1]的评价,从实物看,基本符合事实。但自明代中叶以来,...
三 成化朝御窑瓷器年款 明代成化朝(1465~1487年)景德镇御窑瓷器上基本都署年款,而且在款式、内容、书体等方面与永乐、宣德朝御窑瓷器所署年款相比,都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朝御窑瓷器...
第一句是说一部分外底中心署有青花楷体“天”字款的成化御窑斗彩罐,且“天”字款外无边栏,但这种罐确为官窑(御窑)制品。而且“天”字的笔画一定要写得舒展、大方,“撇”要撇出去,“捺”要捺出来。 第二句是说如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成化斗彩“天”字罐上青花“天”字款的笔画,可以发现釉内气泡密集,笔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