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来说,FPGA 实际上就是被分成很多个大小一样时钟区域,每个时钟区域既可单独工作又可通过全局时钟 Clock BackBone 统一工作,同时水平相邻的时钟区域又可通过 HROW 来统一工作,上下相邻的时钟区域又可通过 CMT Backbone 统一工作。 Xilinx 7系列时钟区域 BUFG 即为全局时钟缓冲器,从图上看到,其输出时钟通过 Clock ...
通过上一篇文章“时钟管理技术”,我们了解Xilinx 7系列FPGA主要有全局时钟、区域时钟、时钟管理块(CMT)。 通过以上时钟资源的结合,Xilinx 7系列FPGA可实现高性能和可靠的时钟分配,以满足各种设计需求,并提供时钟驱动逻辑资源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那今天我们一起解剖Xilinx 7系列FPGA的时钟结构,看看它到底如何实现如此丰富...
所以解决方法是通过分析这路clock tree的时钟结构,把需要摆放的clock cell摆放到合理的位置即可。 又比如下面这个案例最终clock tree insertion delay比较大的原因也是因为某个clock path分支上的clock gating cell摆放不合理导致的。 这个情况在咱们社区第一期复杂时钟结构clock gen的时钟树综合训练营中也有学员遇到过。
时钟产生了以后,我们要通过一些时钟缓冲器。 bufferG全局时钟缓冲器。全局时钟缓冲器,它可以驱动FPGA中全局的时钟线路,也就是说它可以连接到在不同的位置的寄存器。 bufferH是横向组的时钟缓冲器,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个局域的局部的一个时钟区域驱动。bufferR用于纵向的组的时钟缓冲区,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局部区域...
FPGA时钟篇(一) 7系列的时钟结构 从本篇文章开始,我们来介绍下XilinxFPGA的时钟结构、资源、用法,首先从7系列的FPGA开始,因为7系列的FPGA结构跟前面的有很大不同,而且前面那些FPGA用的也越来越少了。 首先来看7系列FPGA的时钟结构图: Clock Region:时钟区域,下图中有6个时钟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加以...
Data Clocked Refclk Architecture,即数据时钟参考时钟架构,仅发送端需要 Refclk,接收端无需外部 RefClk,接收端物理层从数据流中恢复出时钟提供给 CDR(Clock Data Recovery,时钟数据恢复)作为参考时钟。 图1:参考时钟结构示意图 1. Common Refclk Architecture ...
时钟结构 PRE_ICG:源头时钟进来后第一级gating PRE_DIV:源头时钟做前处理(包括gate或者div),产生root时钟给后面选择。其中DIV表示源头时钟做分频,产生不同频率的root时钟供后面选择;ICG表示源头时钟不分频,产生gating后的root时钟供后面选择。 CLK_CORE:主要功能产生模块,其中MUX(cgm_mux2_free)为无毛刺时钟切换,DIV...
之前笔者也是被7系列的一大堆BUFG、BUFH、BUGR等等BUF搞得头都晕了,加上平时一般只用BUFG这个全局时钟缓冲,导致一直对7系列的时钟资源理解不多。下面就一起把官方手册《UG472:7 Series FPGAs Clocking Resources》的第一章节(时钟结构部分)好好研究研究。
STM32属于Cortex-M3内核的单片机,时钟结构比之前的51单片机较复杂的多,根据数据手册,STM32F103的时钟结构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可以看到,STM32F103系列单片机具有4个时钟源,内部的8MHz时钟发生器,外部的晶体振荡器接口,最高支持16MHz,外部的32.768kHz晶体振荡器接口和内部的40kHz时钟发生器,其中32.768kHz和40kHz主要用于...
本期包含两个复杂时钟clock gen设计,即在原来clock gen设计项目的基础上另外再加入一个更复杂的clock gen设计(包含1500 clock +)。 内容: 大型SoC芯片 Clock Gen复杂时钟结构设计的时钟树综合(分段长tree) 课程周期:1.5个月 授课方式:每周2次直播课(服务器可以用8周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