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重要命题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深远持久的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人民实践是检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重要尺度,人民实践的效果诠释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因而能够有效指导人民实践,通过人民实践诠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章内容,请看全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是中央政治局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安排。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我们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二者归根到底是统一的,真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一部...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样要求全党。 “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宣示。 科学理论总是与伟大实践...
因此,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在理论的守正创新和实践的与时俱进中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实践经验。概括来讲,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新的飞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既是“两个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