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时务学堂是清末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最早一批建立的新式学校。于1897年1月由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领衔正式呈报立案、湖南巡抚陈宝箴批准在长沙创办。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学堂先后更名为求实书院、湖南省城大学堂。1903年湖南省城大学堂与改制后的岳麓书院合并,组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名词解释】湖南时务学堂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湖南时务学堂(湖南大学前身之一)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时间:1897-1898 清末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
名词解释 时务学堂 答案:时务学堂是1897年,在维新派重要领导人谭嗣同等的推动下,在湖南成立的。它是维新运动期间湖南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的主要阵地之...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陈独秀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
2031 云学堂 by:新安利小平 3279 奕学堂 by:听懂管理 8.8万 中謙學堂 by:中谦学堂 2.3万 长礼学堂 by:长礼兄弟 6005 定投学堂 by:般若财商 348 喜播学堂 by:有声兰朵_夜楼 8279 达达学堂 by:Williamshoots 2344 喜播学堂 by:兰兰声韵 455 弯宝学堂 by:阿牛弯弯 3.2万 斗茶学堂 by:问慈1981 ...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篇名。梁启超撰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作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时制订。共 10 条。(1)立志:学者应以“立志”为尚。(2)养心:养心的功课有二,即静坐和阅历,学者每日当静坐一小时或半小时。(3)治身:每日就寝时,以曾参“吾曰三省吾身”的方法检查自己。(4)读书:应中西兼习,专精和涉猎...
所属专辑:长孙博名词解释 猜你喜欢 2031 云学堂 by:新安利小平 3277 奕学堂 by:听懂管理 13.7万 愛智學堂 by:Connie老師 347 喜播学堂 by:有声兰朵_夜楼 8.8万 中謙學堂 by:中谦学堂 3442 国维学堂 by:国维知识产权 854 语茶学堂 by:紫雾秋风 ...
“时务学堂名词解释:清末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倡导,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共招生三次,录取学生二百零三名。学制五年,梁启超制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
“时务学堂名词解释:清末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倡导,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共招生三次,录取学生二百零三名。学制五年,梁启超制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
“时务学堂名词解释:清末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校。 由谭嗣同等倡导,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共招生三次,录取学生二百零三名。学制五年,梁启超制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 课程分...
湖南时务学堂(湖南大学前身之一)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时间:1897-1898 清末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 地点: 租用长沙小东街(今三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