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雅-079】旱麓 【题解】歌颂周王祭祀得福。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
大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在今陕西南郑附近。 榛(zhēn)楛(hù):两种灌木名。 济(jǐ )济:...
诗经原文带拼音及翻译,【诗经】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解、颂:一路迤逦 看那旱山山麓,榛树赤荆丛生。平易和乐君王,平和祈求福禄。光洁温润的玉勺,盛满金黄美酒。平易和乐君王,天降福禄长久。鹞鹰飞上高天,游鱼腾跃深渊。平易和乐君王,造就人才万千。已然摆好清酒,宰杀红色公牛。神灵安享奉祀,祈求幸福永久。柞树棫树茂密,民众祭神的柴薪。平易和乐君王,神灵降...
《大雅·旱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君子(或指周文王)祭祀以求福。诗共六章,每章四句,以“岂弟(恺悌)君子”一句作为贯穿全篇的气脉。第一章以旱山山脚茂密的榛树楛树起兴,说明因和乐平易而得福,得福而更和乐平易;第二章开始触及“祭祖受福”的主题,渲染祭祀现场的和乐氛围...
旱麓【作者】《诗经》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标签:...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注释 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榛(zhēn)楛(hù):两种灌木名。济(jǐ )济:众多的样子。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平易。君子:指周文王。干(gān):求。瑟:光色鲜明的样子。玉瓒(zàn):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诗经·大雅·旱麓》之随想 李振峰 《诗经》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集中了反映周朝由盛而衰500年间社会生活实际的305首诗歌。 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发展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诗经》是谁编订的?是伟大...
我们可以尝试用两种读音来读诗经,体会诗经其实也都是押韵的。二、释义 第一章 瞻彼旱麓¹〈音鹿〉,榛楛〈音戸〉济济²〈上声〉。岂弟君子³,干禄岂弟⁴。兴也。注解:瞻:临视,仰视。旱:山名,在陕西省南郑县。麓:山足也。榛:树名,结实似栗而小。楛:树名,似荆而赤。榛和楛都是丛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