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旱育稀植? 旱育稀植是一种以节约水资源为目的的种植方式,优点是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降低灌溉频率和喷灌量,降低耕地蒸发速率,提高利用效率。旱育稀植也可保持土壤表面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效改善土壤质地,增强耕作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和环境...
1981年将此项技术定名为“寒地水稻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简称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该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的重大改革,誉为突破性增产措施。 水稻旱育稀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育苗二是插秧。 育苗: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旱育秧阶段原则是不建立水层、以浇...
旱育秧苗矮壮,3.5~4.0片叶,秧龄30~35d即可移栽,中小苗移栽后无缓苗期,活棵快。插秧时浅水浅插,栽插2~3cm深,秧苗带土与泥平,不可埋心。在适宜范围内宜稀不宜密,注意稀植,栽插24~27万穴/hm²,一般每穴1本,如单株带蘖少的可插双本。施肥应根据水稻不同生长季节期所需的营养元素量、土...
摘要: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将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结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下培育水稻秧苗,旱地土壤中氧气充足,水热气肥容易协调,有利于培育壮秧。利用壮 ...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将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结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下培育水稻秧苗,旱地土壤中氧气充足,水热气...
隆化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化操作,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技术的实施步骤和特点。 一、技术特点 隆化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核心在于“旱育”和“稀植”。旱育,即在秧田期采用旱田育秧方式,控制水分,使秧苗在相对干旱的条件下生长...
所谓的旱育稀植技术,是指在接近旱作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水分培育壮苗,在大田进行早栽,合理稀植,使移栽后的秧苗反青快,分叶多,穗大粒多,从而使水稻高产,无论是隔离层培育的旱育秧苗,还是软盘培育的旱育秧苗,当秧龄在30至35天的时候,其壮阳特征是茎基宽扁,叶片短宽厚挺健,叶鞘短粗,叶枕间距均匀,叶...
摘要: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的一种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浅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播种育苗 每亩 ...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的一种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浅插...
旱育稀植一般在稀播种培育壮秧的基础上,本田插秧密度由过去每平方米30~40穴的密植,减少到20~25穴的稀植或仅有12.5~15穴的超稀植;每穴插秧棵数也由密植时的5~6棵,减少到3~4棵,超稀植仅插2~3棵。稀植稀插有利于充分发挥分蘖成穗的作用,反而容易获得高产。栽培形式因土壤条件、气候...
摘要: 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