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含义解释 日知录 [ rì zhī lù ] ⒈ 读书笔记。清代顾炎武作。三十二卷。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著者的政治学术思想。书中错误之处,曾经阎若璩等订正。黄汝成著有《日知录集释》,后又有多位学者加以整理研究。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日知录全文及译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日知录全文及译文 原文: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天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内容宏富,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
日知录明代 · 顾炎武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游历北方,誓不与清廷合作,致力于著述,与黄宗羲、王夫之在二十世纪初被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
《日知录》是2023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该书为《苏州全书》丛书甲编中的一种,以影印版形式呈现《日知录》。《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积三十...
《日知录》是2022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日知录》是一部体现明代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学术著作,共三十二卷。本书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他的写作目的是“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潘耒曾将内容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
经世济民之道是顾炎武《日知录》思想的核心主题,反映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治学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和时代精华。“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民本理念是顾炎武经世济民思想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结点。《日知录》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民本理念,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民风...
日知录技术社区成立于2016年12月,目标是为行业资深人员和各类开发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行业资深人员供一个深度技术研讨的环境,为企业家、创业者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社区由专业团队运作,专注于云计算、超融合、企业存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不定期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努力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技术与创业社区。
《日知录》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初刻日知录自序 炎武所著日知录,因友人多欲钞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