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在他所著的《伏羲考》中指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闻一多的这段论述,对后来学...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驾飞龙,羽旄纷。”作为最具传奇色彩与神话特质的生肖,龙被尊为天之神兽,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禳除灾难、辟邪除祟……龙所象征的吉祥寓意、被赋予的昂扬斗志,自然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天地为本,父母是根,故土是永远牵挂的吾乡。此时,我们抖落身上...
“在台湾我们从小就会唱歌曲《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赤峰就是‘中华玉龙之乡’。”来自台湾的王胜民在活动中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大家来到这里了解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C”形碧玉龙,真是大开眼界,同时也意义非凡。 ...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葛宇飞摄影报道)昨日上午,“龙腾湾区·潮涌东江”2025年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万江街道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举行。 “正丫起龙”作为东莞赛龙舟的前奏,标志着东莞正式开启今年的“龙舟时间”。 据悉,这是广东文旅“粤式新龙舟 绽放大湾区 广东文旅邀您来”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包括“正...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历代不乏择龙入画佳作 “画龙点睛”流传至今 直观的“龙”的形象流传,存于雕塑与书画。 人们把雕刻于器皿、砖瓦一类物件身上的龙形称为龙纹,不同时代的龙纹,生动体现了古人心中“龙”形象的变化,也折射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与精神风貌。如汉瓦青龙,昂首阔步,龙尾高扬,呈现出雄健奔放...
汝城香火龙由龙香、稻草、棕叶扎制而成,人们燃烧舞动“火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该年俗始于唐高宗弘道年间,世代沿袭相传至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大家热情高涨,场面格外盛大。”汝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非遗专干刘宇介绍,春节假期全县共有58个村庄舞龙,从年初二一直延续到正月底。汝城县40余万人口,...
青花瓷上的龙形图案 癸卯除夕一过,我们就跨进了甲辰龙年。 在十二生肖之中,唯有龙是个经过人们组合、变形的传说中的神物,自然界里没有。由于它种属的不确定性,因而也是含义最丰富的生肖动物。甲辰龙年,说说龙的新旧故事,或许是个有意思的事情。 龙的原型 ...
随着甲辰龙年到来,“loong”火了。在很多场景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比如,2024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是“Loong Chenchen”;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其实,至少从新中国成立之初...
4月21日,《光明日报》第10版刊发报道《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万峰林中寻“龙”踪》,聚焦由三叠纪兴义动物群化石、三叠纪喀斯特峰林景观、三叠纪岩相突变地质景观构成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展现贵州“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沉积岩王国”独特魅力的又一张世界级名片。具体报道如下:“同学们,你们知道‘龙’是...
对于龙这个唯一不在现实生活中的生肖来说,它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神秘,充满传奇,但又寓意吉祥,是中国古代天文四象之一,守护东方。在2024甲辰龙年中也赋予了美好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像龙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辛、努力奋进,成就更好的自己,昂首阔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写在最后,愿甲辰龙年,我们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