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里送“日帖”,用一套约定俗成的正式礼仪,来商榷、通告迎娶的日子。亲爱的,你们那有这种习俗吗?这是一份1978年的“日帖”,你们曾见过吗?五一节假,闲来无事,在家翻箱倒柜。在整理祖父留下的书籍时,我偶然发现了这份夹在某本书籍里的“日帖”。红纸已明显褪色,纸张细微处有些许破...
1 第一步点击【快看】进入;2 第二步点击【我的】进入;3 最后点击【每日日帖】选项,我们就可以进行查看。
#书法作品 赵孟𫖯书法《二月十二日帖》。释文:自离家。无日不想家中之政无人理。切记切记。闻赵奕只贪安逸。不近笔研。夫人所以与禽兽之有殊者。唯此而己。若不知书。即禽兽耳。假如有饥寒之扰。疾痛之加。上无父母。下无奴僕。不读书犹可解说。 - 果然.静笃于202403
张旭的出身是不太好,但是他在书法上独具天赋,书法成斐然,堪称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最为璀璨的书法明星之一。今日远方诗书阁主人偶见其笔下的草书字帖《十五日帖》,与君共赏之。这幅草书作品仅有16个字,内容为:得足下十五日问,为慰。仆前患差,张旭书。这一幅书法作品,甚是养眼,仅仅第一眼就能让人对其留下...
王献之《廿九日帖》为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王献之《廿九日帖》为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王献之《廿九日帖》为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王献之《廿九日帖》为唐摹本,...
经典|元· 赵孟頫《访友帖》(高清版) ▲元· 赵孟頫《二月十一日帖》 释文: 敬启二哥总管贤壻坐右。单老来。得书。如已来杭。甚慰。且闻尊府相公有肯临之意。尤以为喜。敬扫花迳。以伺骑气。今遣单老回。草草数字不宣。二月十一日孟頫敬启。
王献之《廿九日帖》为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 《廿九日帖》用笔沉稳利落,多方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显得神完气足;结体在相互倚仗中保持整体的平衡,生动活泼;章法上楷书与草书夹杂,动静相宜,章法生动,末尾重笔与...
《十五日帖》为唐张旭书。唐代韩愈曾赞道:“往时旭善草书,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华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历代书论中指出书法写神达情的最精彩的论述。他仿佛告诉人们,正因为有了张旭的狂草...
唐 廿九日帖(唐摹本) 辽宁省博物馆———《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本文为东晋王献之写给一位同辈兄长的信札,行书,3行,共30字,展现了王献之“破体书”风,内容主要表达了王献之未能亲自送别的歉意,并询问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