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日冕仪: 日冕 rìmiǎn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稀薄部分,由太阳表面伸展出数百万公里,包含着铁、镍和其他气体的极高度电离的原子,这表明温度有几百万度,日全食时肉眼观看它的外貌像是环绕月亮黑色圆盘的珍珠灰色光环,但在其他时候要用日冕仪才可观测到
在地面上,地球大气的散射光亮于日冕,因此日冕仪一般安置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上。仪器设计要点 遮挡盘 物镜的结构 观测位置 防范措施中最关键的是要针对物镜的结构。为了减少仪器内所包含的表面个数,采用单透镜物镜并且尽可能使玻璃毛坯没有气泡、纹理和其他缺陷。仔细抛光透镜表面,以便消除所有的划痕和表面其他斑纹。在...
日冕仪是一种专门用来阻挡太阳光线的仪器,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看到燃烧的恒星最外层炽热、稀薄的日冕。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称,法国天文学家伯纳德·莱奥特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日冕仪,自那以后,日冕仪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用途。 太阳的日冕通常只在日食期间可见,那时月亮的阴影覆盖了恒星明亮的中心层,并允许其较暗的日冕...
在太阳物理领域,日冕加热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尽管存在诸多理论解释,但缺乏强有力的观测证据。然而,随着日冕仪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日冕仪在直接测量日冕磁场或发射接近太阳的探测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为解决“日冕加热”问题提供直接观测证据。令人振奋的是,我国的日冕...
如今,随着“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的发射升空,其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上的日冕仪将助力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太阳的奥秘。“一磁两爆”也是“夸父一号”肩负的重要科学使命。2023年10月15日,丽江日冕观测站成功捕捉到了地面观测日冕的图像,这一成就展示了我国在天文学领域的持续进步与日冕观测技术的日益成熟...
早在2018年10月,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云南天文台就三家单位就曾联合,利用自主研制的成像光谱日冕仪样机首次观测到太阳E冕图像。而本次观测所使用的日冕仪是山大受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委托,为其承担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鸿鹄专项”子课题“日冕仪临近空间搭载实验”...
DR30-D1 数字日冕仪:用户手册 数据表 数字DR30-D1日射热量计提供了高的精度和高的数据可用性,具有低偏移的窗口加热功能。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加热效率提高了4倍,偏移量降低了4倍!DR30还提供车载倾斜和湿度传感器。它适用于从5°全视场角对平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进行高精度测量。这个量以W/m²表示,称为“直...
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光,没有光亮,人们将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可能脑洞大的朋友会想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开场场景:一个留着胡子的人从深色长袍中拿出一个神秘装置,将路灯的灯光一个接一个地射进了里面。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也一直忙于设计与完善一种与神秘装置类似的设备,称为日冕仪。所谓日冕...
日冕仪和日晷的读音分别是:日冕仪读作“rì miǎn yí”,而日晷读作“rì guǐ”。 日冕仪: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日冕的仪器。由于地球大气和仪器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我们平常是看不到日冕的。但日冕仪巧妙地利用透镜和圆屏上的t镜遮住太阳,产生人造日食,使得未遮住的日冕像能够被呈现在底片上,供科学家们研究...
新华社昆明11月1日电(记者 岳冉冉)记者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70毫米口径日冕仪样机近日在丽江成功获得日冕图像。该成果已得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实测专家的确认。 日冕是太阳最外层非常稀薄的大气,是太阳活动的场所之一,也是空间环境监测的重要目标。但微弱的日冕辐射常被淹没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