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澄归日本之前,曾经向天台山国清寺座主和僧人许下愿景,在其将所学之天台圆义、所取回之天台经疏带回日本弘传宣讲后,能经常派遣请益僧、留学僧到国清寺“请决圆教深旨”,从而使天台教义能在沟通交流中的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最澄对于日僧入唐研习天台“圆教深旨”的设想十分细致,交流的任...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是三代中日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展示了不同世代学者的风采,体现了学术的赓续传承。浙江人民出版社与王勇教授渊源深厚,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深入合作。1996年12月,经历了六个春秋,“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在中日两国以不同文字出版,受到中外学界的一致好评,成为该领域影响最深远的丛书之一...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法制卷》《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民俗卷》《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艺术卷》《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等。 喜欢读"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典籍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 阅...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题:专访“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主编王勇:虽“山川异域”,但“风月同天”中新社记者高凯 从《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到《古代中日跨国人物研究》,从《孔子在日本》到《清末中日文人交游录》,第一辑共9卷“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中日文版日前于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受到关注。“...
《中日文化交流史》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滕军。本书详细记述了自远古至19世纪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内容简介 本书由6章23节正文、30篇考察文、6篇综述文构成。23节正文以人物的交流为主线记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主要脉络;30篇考察文报告了影响至今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的最鲜活的足迹;6篇综述文概括了中日...
中日文化交流史具有下面突出的特点:持久性、全面性、双向性和自主性。 持久性:在距今32000-12000年之间,日本列岛和大陆是没有大海相隔的。 《山海经》:“倭属燕”。秦汉徐福东渡。遣隋使遣唐使。元朝远征日本(忽必烈) 全面性:最为重要的是书籍的交流。汉字、汉籍是日本社会上层最为普遍性的读物 双向性:隋唐以...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是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晓秋。该书详细讲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的悠久历史、广泛范围、深远影响。内容简介 从总体上看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首先是历史悠久,且不说远古时代大陆原始居民向日本列岛的迁移,仅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交流史,至少也有两千多年了。而且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将影印宋刻本《楚辞集注》赠予田中角荣,表达了中日交流文化同源、以史为鉴的深刻内涵。周恩来总理则亲手题写《论语》中的“言必信,行必果”六字赠予田中首相,田中首相回赠日本飞鸟时代盛德太子的名言“信为万事之本”。“文献典籍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中日两...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1. 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在古代,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首先,中 国的文化传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公元3世纪,日本的大和 王朝派遣使者前往中国,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字、服饰、礼仪等 方面的知识。这一时期被称为“倭寇”时期,中国的文化成为日本社 会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