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赤道附近汇聚和上升的空气模式历来被认为是造成赤道无风带的原因,因为在上升的气团下通常会产生低至无风的区域。不过,聚焦于证明赤道无风带根本成因的现代研究很少。Windmiller表示,除非上升空气的区域随时间是平均的,否则对赤道无风带的公认解释...
地面气压会因为气温高而产生赤道低压带,然后跟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进行转移。赤道无风带的分布区域,除了刚果盆地和亚马逊之外,大多都主要集中在岛屿和海洋之上。而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马纬度无风带,也同样很少会有风出现,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科学家们表示,之所以马纬度无风带可以形成,是因为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所接...
地理常识介绍:地球无风带, 视频播放量 8830、弹幕量 0、点赞数 110、投硬币枚数 8、收藏人数 40、转发人数 23, 视频作者 博易地理,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赤道无风带,当亲眼当到地理课本的《马六甲海峽》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人们会称它为“东方十字路口”,赤道和南
无风带 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在热力、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七压六带”,如下图所示。 其中在判断风带的风向时,应按照以下步骤: ①垂直于气压带; ②由高压指向低压; ③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在”七压六带“中,存在着三个无风带。由于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很小,因此它们的风速很小。三个无...
当空气运行到南北纬30°附近高空时,不能继续前进,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没有水平方向运动的空气,形成无风带,这就是“马纬度”的秘密所在。 /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 其实,不仅仅是“马纬度”无风,在赤道海区、南北纬60°海区都是无风带。
通常指小风或静风的纬度带.著名的海洋上的马纬度(30°~35°N,S)就是无风带. 赤道无风带: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辐合的信风,加强空气垂直运动,但此上升气流地面不感觉有风,因此又称为赤道无风带. 分析总结。 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辐合的信风加强空气垂直运动但此上升气流地面不感觉有风因此又称为赤道无风带...
题目地球上有几个无风带?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两个,赤道无风带【南北纬5度之间】和副热带无风带【南北纬30度附近】,由于附近地区气压差小,故而风力相当小。注:【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可以说是世界上风浪最小的海峡。】反馈 收藏
1. 赤道无风带位于赤道两侧的5°S至5°N之间,这里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主宰,盛行上升气流,犹如一个自然的升降机,水平气压梯度极其微弱。马六甲海峡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性,成为全球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航运价值极高。2. 副热带无风带(南)位于南半球30°S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势力笼罩下,气流...
1. 地球上存在两个显著的无风带,一个环绕赤道,另一个位于大约南北纬30度的地带。2. 赤道无风带是由于该地区常年的上升气流导致垂直风速强劲,而水平风速极低,从而形成了这一无风区域。3. 位于南北纬30度附近的无风带,亦称为马纬度,其形成是因为高空气压的增加,造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得近...
无风带(日文:凪カームの帯ベルト;平文式罗马字:Kāmu Beruto;英文:Calm Belt)是位于伟大航路两侧的海域,受气候环境影响。该地不会生成自然风,因此不适合风帆动力的船只航行,容易被困,同时,无风带也是海王类的栖息地,有大量巨型海兽出没,极度危险。只有安装了海楼石船底的海军舰艇,或像九蛇海贼团那样由海王类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