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片是多数传世汝窑瓷器常见的特征,但还是会有例外——这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就是现存传世汝窑瓷器中,唯一一件通体施釉均匀、只有底部有六处支钉烧痕、完全没有任何开片纹路、釉色沉静自然的绝世精品!这件瓷器以前被认为是宫廷内养小狗的食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乾隆本人为了帮宝盆正名,...
说到北宋的汝窑,那可是青瓷中的极品,尤其是这件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简直是瓷器中的贵族。它也叫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北宋宫廷专用的御用瓷器。这个小盆子高6.9厘米,横23厘米,纵16.4厘米,口径23厘米,重量670克。现在它可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哦。这个盆子是用来种水仙的,当然也可以当作装饰品。它呈椭圆...
这件水仙盆的造型独特,椭圆形盆体突出一圈侈口,深壁平底,足底间有一圈窄边棱,四足呈云头形。它于1936年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编号为Porcelain No.25。明代鉴赏家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汝窑瓷器「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这件水仙盆的釉色匀润,通体无纹,是传世所见唯一一件没有开片的汝窑瓷...
现今全世界不足百件(约70多件)的汝窑瓷器当中,被认为最好的一件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1件清宫旧藏的汝窑瓷器(北京故宫博物院仅有17件,是由各地征集而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最大的汝窑瓷收藏地点。而且这21件汝窑瓷都是现存的70多件当中的上品,无纹水仙盆更是上品中...
汝窑 天青无纹水仙盆 北宋 公元960-1127 高6.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23 公分,足径19.3X12.9公分,重670 克 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
北宋汝窑青瓷无开片纹水仙花盆器身呈椭圆形,侈口、深壁、平底,下接云头形四足。盆壁四周较薄,底足略厚,通体釉色匀润,棱角转折之处并微呈浅粉色泽。底有六枚支钉痕,胎呈米黄色。传世目前可见六件汝窑水仙盆,其中有四件典藏在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一件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一件收藏于...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一款充满古典韵味的瓷器艺术品,以其独特的椭圆形设计和精致的工艺,展现了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这款水仙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整体造型典雅而稳重。通体满布天青釉,色泽均匀润泽,仿佛天空的青色与水仙的清新完美融合。🌈裹足...
📜 乾隆皇帝对这件无纹水仙盆情有独钟,不仅为它作诗,还特别定制了紫檀装匣,以供御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件稀世珍宝在古代并非用来养水仙,而是作为喂狗的器具。水仙盆背后刻有一首乾隆御制诗,诗中提到的“猧食盆”,“猧”即哈巴狗,意味着这原本是“哈巴狗吃饭的瓷盆”。🐶...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其木座设计得非常讲究,木座中并且安置一格抽屉(插图1),内置《乾隆御笔书画合璧》册。该图册共计八开,每开一幅,内有乾隆皇帝临摹蔡襄主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等宋朝四大书家的尺牍和题跋,以及他自以为得自于苏轼、米芾和赵孟頫的启发所完成的画作(插图2)。书与画相互穿插,以展现皇帝的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