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这个词语贴切的捕捉到了无浪潮运动的哲学精髓:拒绝,尤其是拒绝那时期占主导的新浪潮音乐(这篇文章所提到的新浪潮音乐大多局限于围绕CBGB为中心的几支乐队,包括Blondie, Talking Heads, Patti Smith和Television等)。不过对于电影制作人而言,无浪潮被认定为新浪潮的另一个版本:同根于法国的五六十年代的新浪...
我以为,无浪潮,和美式新浪潮,是贯穿80年代至今整个另类摇滚运动的美国第一枪,分别代表了另类摇滚实验与流行的两面。 这也是个被误解很多的词,搞混 New Wave/No Wave 的人大有人在,New Wave 即使是美国含义,也是指的那些偏新潮、偏艺术自发稍微有一点艺术化(对应的是当时的英国后朋运动)、比纯正朋克又相对更流...
【新浪潮/朋克摇滚】INU - メシ喰うな! (1981) noiseterrible 1603 0 【日本涩谷系另类摇滚/盯鞋】非常特别的一张,与乐队其他作品截然不同|Round Table - Cannon Ball noiseterrible 2097 0 【迷幻摇滚/实验艺术摇滚】迷梦中混乱的交集|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oiseterri...
冷潮是欧洲-法国后朋克的亚种, 无浪潮是美国纽约80s艺术朋克的变种。 两者差的挺远的。 冷潮可以大致的认为是阴冷色彩的后朋克 比如lh(Lebanon hanover),但也不一定 ,因为冷潮现在概念也很广了,合成器流行+后朋也算冷潮。无浪潮基本上是噪音朋克,跟冷潮离得很远。无浪潮可以找找音速青年中期。
各类无浪潮和实验乐队演出 “垮掉派”作家艾伦·金斯伯格, 威廉·巴勒斯的分享会 还有Anna Sui, Jasper Conran等时装品牌的秀场 …… 所有那个时代的符号都在这里一点点描画完整 在这里遁入虚无 灰色墙壁 天花板是黑色的 墙上挂着照片或画 人潮总是汹涌,但每次最多只能承载200人 ...
先说无浪潮。上世纪七十年代,纽约经历过一次严重的财务危机,以致中产阶级纷纷搬离市区,留下不少完全荒废的街区。低廉甚至免费的房租吸引大批艺术家来到下东区落户,使之迅速取代苏活区成为新的艺术中心。那里灯光稀疏,夜夜有房屋着火(大部分是人为纵火以换取政府的重新安置),枪战不断,日用品贵过毒品烟酒,几乎是...
大美女Lizzy Mercier Descloux日后以Worldbeat世界音乐流行 闻名,当时她还在纽约混无浪潮。 法国长大的她,75年19岁时候来纽约玩时候认识了 Patti Smith,然后77年就搬到了纽约来了,先是和一个吉他手组了个表演艺术团,78年出过个EP。 和Patti Smith 这张专辑是No Wave 期间风格最丰富的一张专辑了吧。Disco、雷鬼...
Judy Nylon是和 Brian Eno、John Cale 等都合作过的女歌手,80年左右也在纽约无浪潮运动中玩。之后回到伦敦,这个专辑是个实验流行的不错的作品。 右一,Judy Nylon The Del-Byzanteens发行首专Lies to Live By 小团不多说。和之前的 No Wave 主流运动一样,成员都是拍电影做艺术写书的。这个团不同于二代团...
APP搜“60元补贴” 每天领 打开京东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