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无壳弹枪仍然无法解决无壳弹的过热、弹膛烧蚀等一系列隐患。最终苏联决定放弃无壳弹思路。然而,苏联解体后,俄国人还有一些零散的无壳弹枪研究,比如无壳弹手枪、旋转弹膛无壳弹无托步枪等。这些设计虽然展现了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但是终究无法解决无壳弹的过热、药柱碎裂等一系列问题。 △ 埋头无壳弹手枪。
G11项目历经12代原型枪改进,见证十年磨一剑的研发历程。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G11在实际测试中,无壳弹药的先天缺陷开始暴露无遗。首当其冲的便是枪弹自燃问题,由于没有金属弹壳帮助散热和密闭火药燃气,枪膛在连续射击后温度急剧升高,滚烫的枪膛足以引燃尚未击发的发射药块,造成膛内自爆的严重隐患。无...
来自德国HK公司的G11应该是无壳弹步枪的代表,它从70年代初开始研制,到90年代初基本取得成功,不过比利时人对G11显然有点意见,VBR-Belgium公司认为G11结构太复杂了,有信心制造一款结构更加简单的突击步枪,这就是VBR CAR(CAR:无壳弹突击步枪)。VBR CAR在90年代初研制,它的内部结构确实要简单很多,该枪发射...
但需注意,每次更改枪管口径后,都必须相应地调整导气量调节箍,以确保手枪的安全与可靠运行。此外,VAG-73无壳弹手枪,这款20世纪70年代由苏联枪械设计师Vladimir Alekseevich Gerasimenko在基辅特种仪器制造兵工厂精心研发与制造的杰作,至今仍为军事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VAG-73手枪的尺寸与规格相当出色,其总重量为1...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掀起了一阵研制无壳弹轻武器的浪潮,认为无壳枪弹系统便是轻武器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美国德国都对无壳枪弹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其中,既有G11这样的行业标杆,也有一些实力不够只能跟风炒作的厂家,史密斯&维森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X219号无壳弹冲锋枪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特种部队...
当然,G11基本成熟,最后没被装备主要原因不是枪的问题,更主要是华约解体后,军方不愿意在这上面花太多钱了。 那么如果现在发展无壳弹,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首先是不用G11那么复杂的枪机,弹头加大一点点口径,外弹道性能会好很多。 但是,这里还是要平衡估算一个问题: 无壳弹特殊的发射药,单独包装设计的很多东西,其成...
G11无壳弹枪,是德国HK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定型的一款突击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化的无壳弹突击步枪,虽然最终没有装备,但枪支本身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G11步枪其实算是一个全新的步枪系统,包含枪和弹两部分。 无壳弹早在二战开始就有研究,无壳弹具有一些先天的好处。 子弹重量中,弹壳的重量不可忽视,...
这还要从齐射计划、G11和AN94讲起 41.4万 3 03:07 App 德国黑科技G11无壳步枪,维修三小时射击三秒钟 3.5万 14 01:21 App Hkg11一把设计奇葩枪但因生不逢时遭到淘汰 11.9万 122 02:45 App M-100步枪的工作原理 浏览方式(推荐使用) 哔哩哔哩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打开...
欧洲人对机械的偏执和坚持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和美国“一个AR改到底”、苏联“皮糙肉厚要结实”的态度截然不同——HK设计师人均机械死宅,油盐不进,他们一边抱怨没钱,一边搞着世界上从未成功过的无壳弹枪……西德要新步枪点射精度十分好,HK寻思半天得出结论:想要点射打的准,射速必须上2000RPM。G11的转膛式...
G11步枪作为导气式武器,由上百个零件组成,全系统重量为4.3千克左右,本身重量是3.6千克,还有50发由射手携带的无壳弹和50发放在弹匣内的无壳弹。该G114步枪的枪身长度是75厘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短的),比法国的FAMAS和奥地利的AUG都要短。该步枪研制初期使用的无壳弹是4.3毫米直径的无壳弹,现在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