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话,叫作“南宋之后无华夏,厓山之后无汉族”。本文只讲前一句。不过对于南宋之后到底有没有华夏,从哪些角度来说无华夏,目前还在争议之中,而且也将继续争议下去。争议的焦点在于元朝和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汉族被置于统治之下,这是不是就断绝了华夏呢?老严喜欢讲古,而且是超级远古。在蒙古族的远古文化...
我们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很多的时候会听到或者看到有人在说“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说这句话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这句话最开始是由日本人说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对付中国。第一他们为了割裂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性,削弱中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汉族和少数民族对立起来,让我们内部...
还有,“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以后无中国”还是要从文化角度去分析 其一、中国人的思维从来都是《易经》思维,拐弯抹角打太极是中国式表达的代名词,这一点,从来没变过。 元和清两代都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在“华夏”看来,他们就是异类。自然以蛮夷待之。南明遗民诗人的句子里发两句牢骚用,用明清关系指代宋元关系,纯...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这个文明的核心就是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进入了这个地理中心区并接受了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就是中国,就是华夏,而无论来自什么种族或民族。所以,“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明白中华文明从根本上讲是定居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种族或民族所决定的。观察...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据说第一句是日本人说的,第二句出自钱谦益的《后秋兴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这两句话是经常被引用的谬论,说的是崖山海战,元朝灭亡宋朝后,中国就亡国了,元朝不是中国;清朝入关建立统治,统一全国后,中国就亡国了,...
一、“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论证基础 所谓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宋朝和明朝两个汉人王朝被草原民族所灭亡的事实。首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海战是南宋灭亡前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南宋十万军民追随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海自尽,至此南宋王朝走到了尽头。这是汉人疆土第一...
因此“明亡之后无中国,崖山之后无华夏”的论调是错误的,虽然历史进程当中出现一些文明的倒退、精神的萎缩。确确实实存在。这是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了解历史的目的是干什么?不是听故事,听传说,听热闹,而是要了解在历史的某一个节点,什么人通过什么手段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对当时以及后来产生的影响,应当从任何...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亡之后再无华夏”。传闻第一句是由日本人所言,第二句则被认为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说,然而如今多数人认为这句话出自钱谦益。当涉及到日本人时,我总是感到一种奇怪的情绪:想要摧毁一个国家,就需要破坏其历史和文化。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如今许多人,包括很多学者和教授,会广泛...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这是一句曾经在网络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关于这句话的出处,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出自钱谦益的 《后秋兴之十三》: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可谓是振聋发聩,这是后人对于宋明两个汉人王朝亡于异族入侵,汉人成为帝国中被奴役的阶级,发出的悲鸣。 靖康之耻之后,宋高宗赵构重建宋朝,虽然在南宋的初期涌现出了好几位了不起的将领,尤其是出现了岳武穆这样的堪称在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出现了中兴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