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丘》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颇多。《毛诗序》及郑笺等以为是黎臣责卫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篇与《邶风·式微》均是黎臣劝君归国之作,牟应震《毛诗质疑》、高亨《诗经今注》等据《左传》所载史事以为是卫臣或黎臣责晋之作,而魏源《诗序集义》一仍三家诗说,认为是黎庄夫人所作,余冠英《诗经选译...
诗经 旄丘原文及翻译赏析 旄丘注释 【狐裘蒙戎】的皮毛凌乱。亦以喻国政混乱。《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朱熹集传:“大夫狐苍裘。蒙戎,乱貌,言弊也……或曰,狐裘蒙戎,指卫大夫,而讥其憒乱之意。”亦作“狐裘尨茸”、“狐裘蒙茸”。《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国...
《诗经》国风·旄丘 周朝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大中小 máo旄qiū丘zhī之gé葛xī兮!,hé何dàn诞zhī之jié节xī兮?? shū叔xī兮bó伯xī兮!,hé何duō多rì日yě也?? hé何qí其chǔ处yě也??bì必yǒu有yǔ与yě也;。 hé何qí其jiǔ久yě也??bì必yǒu有yǐ以yě也。。
古往今来,对于《旄丘》这首诗作的主旨,研究者都是各执一词,有着不同的解读。传统的说法以《毛诗序》为代表,认为是黎侯为狄人迫逐而客居卫国,黎国臣子责备卫国“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此诗与《式微》均是黎臣劝君归国之作。近当代学者则分歧较多,有“卫臣或黎臣责晋”说、...
诗经《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注释 ⑴旄(máo毛)丘:前高后低土山。 ⑵诞(dān丹):延,长。节:葛节巴。
诗经·国风·邶风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诞(yán):通“延”,延长。节:指葛藤的枝节。叔伯:本为兄弟间的排行。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多日:指拖延时日。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与:盟国...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注释】 1、旄(茂mào)丘:前高后低的土丘。 2、诞:藤。 3、叔、伯:对情人的昵称。
《诗经》名篇《旄丘》赏析 🌿🌿 译文啊,丘上的葛藤,为何长得如此长!卫国的臣子们啊,为何许久都不来帮忙?为何安居在家中?必定是在等待什么人一起行动。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有原因。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的臣子们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诗经》旄丘,原文,译文 原文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译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