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雷电旁侧闪络电压的原理,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计算,研究了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极的临界危险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站在被雷击的直击雷防护装置旁存在旁侧闪络的伤害风险,临界危险范围会随着电流和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土壤电阻率是雷击旁侧闪络距离的关键影响因素,接地体结构在低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对雷击旁侧...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雷电袭击人体的形式,从雷电流进入人体的路径区分,主要有直接雷击、跨步电压、接触雷击和旁侧闪络四种。( )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题目雷电袭击人体的形式 A.直接雷击B.接触雷击C.旁侧闪络D.跨步电压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直接雷击;B.接触雷击;C.旁侧闪络;D.跨步电压 反馈 收藏
广东省人才交流协会医疗人才专业委员会开发,专注,专业!章节练习、历年真题、专家解析、考点预测、考前押题、模拟考试限时免费,请下载医学猫 APP!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采用什么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 A.望牙 免费...
为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外露引下线在高()以下部分应穿不小于()厚的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应能耐受()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A.2m,3cm,100vB.2.7m,3mm,100kvC.2m,3cm,100kvD.2.7m,3mm
为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外露引下线在高()以下部分应穿不小于()厚的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应能耐受()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 A.2m,3cm,100v B.2.7m,3mm,100kv C.2m,3cm,100kv...
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1:___。2:应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拦或警示牌。护拦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 m。 解析: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第5.1.1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采用什么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外露引下线在高2.7m以下部分应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应能耐受100KV冲击电压。
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应在外露引下线在高()m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 A.1.8 B.2.0 C.2.5 D.2.7 点击查看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