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县地名志》载:石灰窑原名“施鹤要”。据传石灰窑街上的小清河桥头于民国15年(1926年)立一石碑,上书“施鹤要”,一说“施鹤道”。施,即施南府,改土归流后,恩施撤县设府;鹤,即鹤峰州,改土归流后,在鹤峰废土司设州。但无论是施鹤要还是施 - 雨后记忆于2023071
施鹤道地图民国十年(1921)7月18日,北洋政府内阁议决:将荆南道中西部七县划出,设施鹤道。 两任道尹 施鹤道建始县清溪民国十一年(1922)4月13日,北洋政府任命林树藩为施鹤道尹。 民国十五年(1926)5月9日,北洋军阀陈嘉谟以蒋义明署理施鹤道。 撤销 民国十五年(1926)12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下令撤销湖北省的施鹤道...
施鹤道,北洋政府后期行政区划名,在湖北省西南部。1921年7月北洋政府分荆南道置,1926年12月武汉国民政府下令撤销。 下辖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等7县,治恩施县(今湖北恩施市)。辖区约当今湖北省建始、鹤峰二县以西地区。 10 本词条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缺少主要目录,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
施鹤道,北洋政府后期行政区划名,在湖北省西南部。1921年7月北洋政府分荆南道置,1926年12月武汉国民政府下令撤销。下辖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等7县,治恩施县(今湖北恩施市)。辖区约当今湖北省建始、鹤峰二县以西地区。沿革 设置 民国六年(1917)护法战争爆发,鄂军分区布防,全省分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