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天眸芯”这项成果中,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为合作单位,论文共同一作杨哲宇现为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在“天眸芯”之前,清华大学类脑计算中心团队还在2019年凭借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登Nature封面。 顺便一提,与“天眸芯”同一天,清华还有一项研究登Nature。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11 月 3 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登上 2019 腾讯科学 WE 大会的讲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类脑计算方面的心得和经验。 8月 1 日,《Nature》杂志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通用人工智能上的新尝试:一款名为「天机」的全新芯片架构,结合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展示了迄今为止从未有人实现过的强大...
近日,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该研究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在《自然》(Nature)刊登,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Nature论文的零突破。施路平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登Nature封面 施路平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度学习加速器 (支持人工神经网络) 和类脑芯片(支持脉冲...
在“天眸芯”之前,清华大学类脑计算中心团队还在2019年凭借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登Nature封面。 顺便一提,与“天眸芯”同一天,清华还有一项研究登Nature。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带领研究组首次实现基于数百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Nature审稿人称其是量子模拟领域的巨大进步。 论文...
清华施路平团队新研究登上《自然》,提出类脑计算系统新框架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Nature 很大程度上,下一代高性能、低功耗的计算机系统是来自大脑的启发。作为最精密的“通用智能体“,大脑运转层次结构的研究对于计算机性能的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10月14日,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中,发布了清华大学施路...
该芯片是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基于此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Towards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Tianjic chip architecture)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8月1日《自然》(Nature)。▲本期《自然》封面图 ▲天机异构融合类脑计算架构 人工智能技术的...
继“天机芯”后,第二次登Nature封面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清华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团队新成果,登上最新一期Nature封面。 团队研发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天眸芯”实现了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模仿了人类视觉系统特征。
【新智元导读】好消息!清华大学开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登上了最新一期 Nature 封面!研究团队还展示了由该芯片驱动的 “无人驾驶自行车” ,这项研究由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带队,历时 7…
近日,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A Vision Chip with Complementary Pathways for Open-world Sensing)作为封面文章,登上2024年5月30日的Nature杂志。这是该团队继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