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杭州·名人杰士: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唐代睦州分水县桐岘乡(今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人。 施肩吾幼年家贫,少时在桐庐分水五云山和尚寺读书。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殿试中被钦赐状元及第,杭州孔子文化展览馆里的展陈表明,他是杭州地区第一...
瀑布施肩吾〔唐代〕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乞巧词施肩吾〔唐代〕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秋山吟施肩吾〔唐代〕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湘竹词施肩吾〔唐代〕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古相思施肩吾〔唐代〕十...
1、《瀑布》施肩吾〔唐代〕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瀑布如青天之顶裂开一个豁口,泉水从万丈高空倾泻而下。又如剪裁一条素绢,在丽日朗照下,从秋高气爽的蓝天上飘然下悬。这首绝句,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
施肩吾(780年-861年),字希圣,号东斋,道名栖真子。施肩吾中进士后辞官不做,来到西山问道,最终成为唐代著名的内丹理论家。 1、施肩吾与西山道教 施肩吾在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参加殿试中进士第一,成为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但由于长期学思过度、身体孱弱,不能胜任行政工作,他选...
刘秀才是施肩吾的好友,对方因为很久没有诗人的消息,心中牵挂,于是写信问候。诗人没有正面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首先介绍自己的生活情况:因为家境贫寒,又是地位卑贱,所以根本无人光顾他的茅屋。同时诗人又说自己比较疏懒,即使庭院里落叶遍地、杂草丛生,自己也不愿清扫。其实诗人毕竟是状元之才,不仅朝廷希望他...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是施肩吾在某次夏日雨后,游览一座寺庙时所作。当时,他可能正处于隐居或游历期间,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中的“青荷兰若”指的是寺庙,而“兰若”是佛教名词,梵语“阿兰若”的省称,原意是森林,后引申为清修之处,泛指一般的佛寺。“僧舍清凉竹树新”这句诗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
《杜鹃花词》是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杜鹃花的美丽,同时也借杜鹃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境遇。“杜鹃花时夭艳然”, 第一句直接描绘了杜鹃花开时的美丽景象。“夭艳然”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杜鹃花绽放时的娇艳与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选择杜鹃花作为描写对象,不仅因为...
他是中晚唐重要的诗人,一生经历9朝,又是被钦点的状元,是有记载的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他便是唐朝诗人施肩吾。由于个人性格与中晚唐复杂的政局,他没有选择入仕,而是归隐山林,思想上从儒家转向精神安慰的道家,在其诗文中呈现出崭新的美学风貌。施肩吾的七言绝句备受青睐,而且自成一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作品出处 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古睦州分水县(今浙江桐庐)人,是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的进士。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四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
人物生平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东斋,号栖真子。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举进士,后被钦点为状元,杭州孔子文化展览馆里的展陈,称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生于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今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