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师的一系列战绩,让他们成功融入到了74军这个大家庭中,施中诚的能力也得到了两任军长俞济时和王耀武的大力赞扬。不过即使同僚之间关系再好,毕竟是杂牌军出身,而国军高层为了彻底掌握57师,将黄埔一期的余程万调到57师担任师长,而施中诚则是被调到了100军担任军长。可以说这个调整对于施中诚来说,只能算一个能接受...
讲讲性格这块儿,施中诚这人特别低调、稳重,干啥事儿都雷厉风行。而且他以前当过参谋,所以在战略规划和整体调度上,有一套别的师长们比不上的本事。特别是在1944年,那时候正准备反攻呢,王耀武急需一个既全能又能把各师拧成一股绳的领导。这么一看,74军的军长,除了施中诚,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施...
年底,施中诚率兵在赣北和日军作战,兼任独山师管区司令,虽然施中诚不是黄埔嫡系,但他靠着优秀的指挥能力,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很欣赏他。尽管王耀武很欣赏施中诚,而蒋介石不可能把自己的王牌部队交给杂牌军出身的将领,于是将黄埔第一期的余程万升为第五十七师师长,施中诚调任第一百军军长。虽然调离了自己一手组建的部队...
而且他以前当过参谋,所以在战略规划和整体调度上,那可比其他师长们高出一截。特别是在1944年,那是要反攻的关键时刻,王耀武找的就是那种啥都能干好,还能把各师拧成一股绳的领导。所以,74军的军长这个位置,不给施中诚还真不行。
施中诚指挥的第169旅于同年8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这是第5支投入淞沪作战的部队。在此后的激战中,施中诚率领所部在顾家镇与日军王牌部队——第3师团步兵第18联队展开激战。作为旅长,施中诚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他不断鼓舞士气,将抗战必胜的信念传递给每一个第169旅官兵,自己却受战场环境的侵害而得了不育之症...
施中诚将军的第一战是淞沪会战,这是一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血战,施中诚指挥的第169旅是从8月参战的杂牌军,能够打满全场的绝无仅有。在这次会战中,施中诚率领所部在顾家镇与日军王牌部队——第3师团步兵第18联队展开激战。作为旅长,施中诚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他不断鼓舞士气,将抗战必胜的信念传递给每一个第169...
施中诚,字朴如,安徽桐城人,比刘珍年还要长一岁,但却是前者的保定军校九期学弟。施中诚的大伯兼养父施从滨也是一名军阀将领,官至北洋军中将,后来在军阀混战中被孙传芳杀害,张宗昌看在他大伯份上,把施中诚提拔为上校团长。张宗昌战败后,施中诚收集了残兵败将2000余人,后来又靠着与刘珍年的校友关系被收编为第5师师长,...
施中诚(Shi Zhongcheng) 1896.03.09 - 1974.10.28军衔: 1936.02.03 陆军少将 1948.09.22 陆军中将院校: 保定军校第九期步兵科 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二期战时任职 战时经历 战后情况 荣誉 书作 战时任职: TOP ◆ 1934.06.00 - 1938.01.17 第57师第169旅旅长 ◆ 1938.01.17 - 1940.09.05 第57师师长 ◆ ...
堂兄靠不住,施剑翘有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施中诚的保定军校同学施靖公在阎锡山的晋军当中校参谋,在济南工作期间曾住在施剑翘家中并对施剑翘关心抚慰,并表示自己受过施从滨恩惠,一定要杀了孙传芳为“恩公”施从滨报仇,感动之余又发现报仇有望,施剑翘毫不犹豫地嫁给了施靖公。施靖公结婚之后可能是过得太幸福,...
施中诚没有派系的依靠,但他能力出众,在74军也是老资格的人,是个可靠的选择。王耀武最终选择让施中诚担任74军军长,李天霞则被安排到100军。接任军长后,他迅速面临了挑战。湘西会战期间,日军116师团发起了对雪峰山的猛攻,他带领部队奋起反击,成功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得到了美军联络官的点赞,被誉为“国军最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