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今天於潜..1945年8月上半月,浙西日军为追杀彼时在浙皖边界的淳安县指挥工作的戴笠以延长侵华时间,由余杭、富阳出发,发动代号为“樱特攻”的军事行动,对浙西天目山区发动攻势。一心坐等日本败亡的国军猝不及防,在西路
秦朝时期,於潜县的区域属于鄣郡地。西汉初年,该区域归属楚王国,不久之后转属荆王国,随后归属吴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该区域属于江都国。直到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废除江都国后,该区域划归丹阳郡管辖。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设置於朁县,隶属于丹阳郡,县治位于现今浙江临安...
到了近现代,於潜县的隶属关系变化频繁,而到了1958年(一说1956年),这个拥有2000年历史的古县终于被撤销了,它并入到了邻近的昌化县。昌化县也没有持续太久,两年后就被并入了临安。没想到临安在唐代还是於潜的“小弟”,到了现代却成了“大BOSS”,先后合并了两个县。於潜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著名文人苏轼...
2020年12月16日,杭州市临安区地方志研究室整理的清嘉庆《於潜县志》影印完成,成为临安启动旧志整理工程以来影印的第八部旧志。 嘉庆《於潜县志》成书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由常熟蒋光弼、武康李江等修纂。卷一疆域志,设沿革、境里、铺站、乡庄、村聚、形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分故鄣县、歙县地置於朁县,属丹阳郡,东汉时改为於潜县。 三国吴立吴兴郡,於潜属之。南朝宋齐梁均属吴兴郡,陈置钱唐郡,於潜县属之。隋作於灊,废钱唐郡置杭州,属之。 唐大业三年(607)杭州改余杭郡,於灊属之;武德七年(624),分於潜县置临水县,于於潜县置潜州,领於潜、临水两县,次年...
“我来於潜县”出自宋代陈藻的《壬戍重午於潜李氏作》。“我来於潜县”全诗 《壬戍重午於潜李氏作》宋代 陈藻 我来於潜县,知有老聃族。王气歇唐家,孙支散幽谷。居然多仕版,壁列登科录。生儿皆可爱,大小芝兰馥。大者初试归,两眼如明烛。小者才读书,应对机锋速。他乡客重午,菖蒲随饮俗...
浙江的於潜县,山高林密,山林间藏着很多妖怪。有一个离县城上百里的村子,村民谭升进城探亲,走到半路时天已经黑了,远远望见前面半山腰有灯火,便连忙赶过去,见有一间茅草屋,外面围着栅栏,屋里点着油灯,有几个人坐在地上正在喝酒。几人见到谭升,纷纷站起来,问他是打哪来,谭升说自己是迷路走到了这里,希望可以...
五代、北宋於潜县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改省直辖。民国3年设道,属钱塘道。民国16年废道,又改省直辖。民国24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至34年,为专署驻地。民国36年5月改省直辖,10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答案: “我来於潜县”出自: 宋代 陈藻的 《壬戌重午於潜李氏作》,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wǒ lái wū qián xiàn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 。 问题2:“我来於潜县”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我来於潜县”已经是第一句了。
【注释】①於潜:旧县名,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②借:惠觉,出家于於潜县的丰国乡寂照寺。1.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1)花开不并( A )百花丛 A. 合在一起 B.并且(2)独立疏( B )篱趣未穷 A.疏通 B. 稀疏(3)似高( B )还似痴。 A.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