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仓皇逃出南京之际,老蒋没有像当初南宋那样避往其老巢浙江、也没有像南明失南京后那样去福建,而是宣布迁都广州。这也是受《读史方舆纪要》对浙江和福建地形的分析影响,认为这两地和内地广大地区交通不便,是只能困死的绝地;而广州又珠江和灵渠构成的水系,可以与广西和两湖连成...
同时,《读史方舆纪要》于农田水利的兴废、交通路线的变迁、城邑镇市的盛衰,都详略得当地有所记载。由此可见,不但对于军事地理、沿革地理方面《读史方舆纪要》有十分重要的记述,而且在经济地理方面亦有相当可观的内容。 以军事地理为主,集自然与人文地理于一身的巨著——《读史方舆纪要》的撰成,当然与顾祖禹本人的...
《读史方舆纪要》被誉为“海内奇书”,与梅文鼎的《历算全书》、李清的《南北史合抄》并称为三大奇书。因此,《读史方舆纪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和军事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左宗棠年轻时候曾认真研读这套书。毛主席曾经在板仓老师家中认真研读了这本书,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江西地理的部...
"千古绝作","海内奇书"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展开∨ 立即阅读加入书架点赞推荐 ...
《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顾祖禹,(1631-1692)。这部书写尽天下山川险要与古今战守攻取之宜,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书中体现出的战略思想非常具有”地缘战略“思想的雏形。1902年,英国的麦金德才首次提出”世界岛“的理论概念,但他也仅仅指出了一篇文章。而美国的地缘战略才在于二战后,由斯.皮尔克提出。但是,这...
明末清初有一大奇书,顾祖禹之《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是中国早期歷史地理学重要文献,综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歷来为学者所推重。 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敷文阁龙氏刊行全书,已在顾祖禹逝世百...
1. 尊重知识和学习的态度:顾祖禹在创作《读史方舆纪要》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他的专注和勤奋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习的热爱。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 历史观的重要性:顾祖禹在创作过程中,以史为主,以理通之。他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历史来理解和...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原文和翻译 原文: 标题:《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作者或出处:顾祖禹 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穷年累月,矻矻不休。至于舟车所 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子于是书,可谓好之勤,思之...
读史方舆纪要的创作者· ··· 贺次君校注 作者简介· ···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由于久居无锡城东宛溪,被学者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