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 1.汗法 汗法重要合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重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
《方剂学》学习笔记239.pdf,《方剂学》学习笔记239 各论/第十三章 治风剂/平熄内风/大定风珠 (滋阴熄风)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 克) 阿胶三钱(9 克) 生龟板四钱(12 克) 干地黄六钱(18 克) 麻仁二钱(6 克) 五味子二钱(6 克)
方剂学学习笔记.pdf,0 0 绪论 绪言 1、 方剂学是研 究治法 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 临床 运用 的一 门学 科。 2 、方剂是在辩证审 、决定治法之后 ,选择适宜 的药 物 ,按照组方原则 ,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 ,妥善配伍而 成 的药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学发展简史.pdf,《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 方剂是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成的,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 方法组合才能成方剂。 方剂应该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 量,按照
《方剂学》学习笔记12.pdf,《方剂学》学习笔记12 总论/第二章方剂与治法/常用治法/和法 下面一个法,和法。 和法在中医里面是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一个法,简单讲它是一个 复合治法。 如果真正讨论起来是直到现在都属于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特 别是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共15页)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 1.汗法 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之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芩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组成:柴胡、当归(酒拌)、白芍(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加煨姜、薄荷煎。肝虚则血病,归、芍养血平肝;木盛则土衰,术、草和中补土,柴胡升阳散热,茯苓利湿宁心,生姜暖胃祛痰,...
今晚的方剂学学习笔记:130个经典方剂的名称和分类。, 视频播放量 1694、弹幕量 1、点赞数 266、投硬币枚数 48、收藏人数 107、转发人数 10, 视频作者 老饼学中医, 作者简介 中老年小白偶然开窍开始学中医,学得差就养己身,学得好就去助人。,相关视频:刘红云:小腿3个穴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组成基本结构的理论,最早是见于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提出了,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何伯斋他提出来,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
▍ 方剂的变化 ■药味的增损 ·前提:君药不变 ·方法:加减方中药物 ■药量的加减 ·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 ·方法:增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的用量 ■剂型的变化 ·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 ▍ 剂型: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的一定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