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报道是否失实的认定,应注意正确适用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不宜简单地以媒体拒绝披露消息来源的真实身份或消息来源拒绝出庭作证为由对媒体作出不利推定。 案情 新京报社于2012年6月15日出版的新京报A14、A15版刊登了一篇针对世界奢侈品协会(以下简称世奢会)的批评文章,文章标题为《“世奢会”被指皮包公...
让时间退回1953年,BBC在一场西方对伊朗的政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参与策划了针对伊朗摩萨台政权的政变。在这场政变中,BBC通过大量虚假新闻报道抹黑摩萨台政权,成为英国政府的宣传工具。 除了公然制造假新闻,BBC还擅长搞一些“小动作”混淆视线,例如在涉港报道中,利用剪辑淡化...
今年1月份,一条关于赴京打工寻子的新闻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文章对北京这一轮疫情中通报的一个病例到北京寻找孩子、辛苦生活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文中涉及山东威海公安的部分受到广泛关注,文中提到的岳某儿子在威海失踪后当地警方出现推诿、不定位手机、不调监控、三个月才立案等情况引起一阵热议。后威海公安发布情...
作为新闻报道的创作者,应该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而非随意捏造或夸大事实,以获取点击量或传播热点。 其次,该新闻报道的失实还导致了公众对企业的误解和偏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任何一则失实的报道都有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影响公众的判断和决策。因此,作为新闻报道的...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媒体往往被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提供详细的新闻报道。因此,一些媒体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可能会忽略对事实的准确核实,从而误导公众。在这个案例中,电视台没有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访谈,也没有收集其他证据来验证报道中的指控,导致了事实被歪曲。 此外,媒体的商业利益也是导致失实报道的原因之一...
10 引言 无论在哪个国家,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寻找并且报道真实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必须把事实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但是,在我国可以发现,自从新闻工作出现以后,一直就存在着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而且我国没有采取合适的制止措施,使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一
本研究主要是以我国的新闻媒体届发生的一些失实的新闻报道案例为研究对象,并且结合我国近几年来的历史和社会的重大变迁,我们对新闻失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界定,分析了新闻失实的状态,研究了新闻失实产生的原因,并且分析了新闻失实将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最后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解决新闻失实的...
三门峡回应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报道失实 核心提示:本报三门峡讯 8月28日,《南风窗》刊发报道《村官腐败透视》后,被众多网站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为题大量转载,引发网友的大量跟帖和评论。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当地媒体】 这个村支书有点不好找...
近年来,失实新闻案例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一起案例就是2018年“某某明星病逝”的新闻报道。当时,一则关于知名明星某某病逝的新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让许多粉丝和媒体人士感到震惊和悲伤。然而,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和证实,这一消息最终被证实为失实新闻。这起案例不仅给明星本人和其粉丝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也...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 精品文档 一、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 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 闻。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 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 经深圳媒体证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