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绿色”鲜明特点就体现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一批与现代...
4.孕育新动能,多场景迸发绿色活力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需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运输方式、生活方式。新质生产力孕育新动能,促进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清洁能源利用、低碳交通运输、零碳建筑居住等场景,实现跨领域协同效应,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转型。打造清洁能源利用场景,...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将高质量发展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改革工业传统粗放式增长发展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持续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生产...
新质生产力注重发展方式的绿色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引导企业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推动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平衡。
一、深刻认识绿色生产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绿色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生产和增长方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增添新质生产力绿色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形成的生产力,核心在“新”。当前,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量子信息、虚拟现实和生物技术为重点的新技术快速迭代、广泛渗透,引发了绿色化、群体性...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将长远目标和现实条件有机结合,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设,从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范引导、强化市场激励、加大配套支撑等着力推动,逐步形成全面推进的格局。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机制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我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绿色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原则和根本导向,以绿色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构建绿色创新平台,激发...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旗帜推荐 习近平:不要光批评、指手画脚,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