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唐书作为记载李唐历史的两部重要史籍,如同双璧般闪耀,究竟哪一部更加出色呢?《旧唐书》,曾名为《唐书》,是由后晋时期的刘昫、张昭远、贾纬、赵熙等学者共同主持编修的。其中,“本纪”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唐书》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总计200卷。这部史籍自天福六年...
新旧唐书:从编纂历史到学术价值 在五代时期, 《旧唐书》由后晋的刘昫等人编纂,这一版本是较为早的唐代史书。及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又对唐代史书进行了重要的修订,这部史书被称为“唐书”。为了区分不同的版本,史学家将欧阳修等人的史书命名为《新唐书》。目前,我馆所珍藏的是《新唐书》的元大德九年...
但是自《新唐书》成书后,《旧唐书》就受到了官方的冷落,保存不周,多有散佚,到明朝时,官方收录内容已经不全。嘉靖年间,文人士子经过多方努力在民间找到了其大部散佚缺失部分,经整理校对进行重新刻印,得以再度刊行。
首先较早成书的《旧唐书》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在宋太宗朝李昉撰写的《太平御览》中,亦未有高阳公主和...
新唐书 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是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
宋朝人一般认为《新唐书》优于《旧唐书》,曾公亮就说五代人多为“衰世之士”,所以气力卑弱,言浅意陋,担不起编纂《唐书》的工作,导致《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相比之下,宋祁与欧阳修都是文学大家,由他们来写《唐书》质量明显会更高些;宋仁宗读过《新唐书》后也表示满意,认为...
殿本正史除《明史》外每卷后面都附有考证,殿本《旧唐书》的校勘考证都出于沈德潜等人之手,据书后沈德潜用“上言”形式所写的跋语,是用闻人本为底本,再用《新唐书》、《通鉴》、《通鉴纲目》、《通典》、《通志》、《文献通考》、《文苑英华》、《唐文粹》和《新旧唐书合钞》等加以校勘考证。沈德潜本是诗人,...
从年号看新旧唐书..年号作为古代帝王纪年的核心标识,其书写方式不仅是史书体例的细节,更暗含史家的编纂立场与时代观念。以《新唐书》与《旧唐书》为例,二者对年号的记载呈现出“求实”与“求简”两种迥异的取向,折射出史书编纂中“
新旧唐书的主要区别在于作者、成书时间、卷数、内容侧重点和编纂特点。 作者与成书时间:旧唐书由后晋的赵莹主持编修,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共200卷。而新唐书则由宋代的宋祁、欧阳修等合撰,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共225卷。 内容侧重点:旧唐书更像是“流水账”,详细记录了唐朝发生的大事小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