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瓦格蜓是一种生活在早二叠世晚期的一种古生物。二叠世中晚期逐渐灭绝,是一种体积较大,结构相对复杂的蜓类有孔虫。形态特征 壳体中等到大,粗纺锤形,10-20个旋圈。旋壁薄,由致密层,细蜂巢层和细蜂巢层下延而成的副隔壁组成。副隔壁有轴向和旋向两组。每组尚有第一副和第二副隔壁之分。拟旋脊低...
蜓状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平都山口北的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大,粗纺锤形,中部强凸,侧坡微凹,两极钝尖。19圈,最初2圈内卷虫式,其中轴与外圈的中轴斜交,第3~4圈为椭圆形,第5圈之后壳形为粗纺锤形直至末圈。长7.23毫米,宽4.54毫米,轴率1.59:1。旋壁...
芒康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灵芝桥的二叠纪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小,椭圆形,两极圆钝。10圈,最初3圈呈球形,其后各壳圈都为椭圆形。轴率1.45:1。旋壁较薄,由致密层及细纤蜂巢层组成。隔壁不褶皱。第一旋向副隔壁在最初5圈未见,第6圈开始出现。在第9圈上,第一旋向副隔壁见到8...
陶维利氏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早二叠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大,粗纺锤形,中部外凸,两极钝尖。长5.98毫米,宽3.28毫米,轴率1.82:1。第一旋向副隔壁薄而较细,常与拟旋脊相连。外圈具短的第二旋向副隔壁。拟旋脊细而低。初房外径0.35毫米。保存单位 吉林大学博物馆。
马驹拉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乌鲁龙的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中等,粗纺锤形,中部凸,两极钝圆。17圈,最初2圈内卷虫式,其中轴与外圈的中轴正交,第3~5圈为球形,第6圈起为粗纺锤形,两极钝圆。长5.5毫米,宽3.7毫米,轴率约1.47:1。旋壁极薄,由致密层及纤细的...
新希瓦格蜓属是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的早二叠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中等到大,粗纺锤形。旋壁由致密层及蜂巢层两层组成。蜂巢层极细,聚集下延而成副隔壁。副隔壁有轴向和旋向两组,每组中又有第一及第二副隔壁之分。第二副隔壁短,拟旋脊宽而低,发育完好,每圈都有。列孔多,初房圆而...
索西奥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平都山口北的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大,粗纺锤形。最初2圈内卷虫式,其中轴与外圈的中轴正交,其后壳圈均为粗纺锤形。旋壁较薄,在内圈上约0.02毫米,外圈上约0.035毫米。第一旋向副隔壁窄而长,与拟旋脊相连;第二旋向副隔壁在外部数...
李氏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平都山口北的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中等,近球形,中部强凸,两极宽圆。16圈,包卷较紧。最初2圈呈盘形或内卷虫式,其中轴与外圈的中轴正交。第3圈球形,第6圈起为近球形。长5.11毫米,宽3.96毫米,轴率1.29:1。旋壁薄,由致密层及细...
塞泰普特氏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木拉海衣的二叠纪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小,纺锤形。两极钝尖。8.5圈。初房很大。旋壁较厚,由致密层及细蜂巢层组成。第一旋向副隔壁宽,下垂部分较少,拟旋脊窄而高,有时可与第一旋向副隔壁相连接。列孔少而小,切面圆。保存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
海登氏新希瓦格蜓 海登氏新希瓦格蜓是发现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古拉沟上游北坡的二叠纪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14.5圈,长5.80毫米,宽4.14毫米,轴率1.4:1。第二旋向副隔壁开始见于第8圈上。初房外径0.23毫米。保存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