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6月22日发射升空的中法天文卫星搭载的4台科学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伽马射线监测器已成功探测到三个伽马暴。据介绍,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伽马射线监测器于6月24日正式开机,6月27日进行在轨测试,27日当天就探测到首个伽马暴(GRB 240627B)。此后,伽马射线监...
《星空有约》栏目不断探索最佳报道角度,通过“天文+文化”等跨界融合强化传播张力,充分放大天文学富有魅力的特质。新年、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栏目策划播发系列稿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背后的天文知识等,探索出将天文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跨界融合报道的独特角度,通过天文视角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底蕴,受到...
00:23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00:18新华社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00:09新华社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00:42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00:18新华社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新华全媒+|新发现:“中国天眼”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2023-07-26 12:59:11 新华社 北京 举报 0 分享至 新华社 236.1万粉丝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10:01 新华视点|探访成都大运会比赛场馆 01:59 河北邢台:筑牢中小学生暑假安全“防护网” 00:51 江苏连云港:数智赋能 备战汛期 01:17 河北邢台:“儿童...
新华社发(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供图) 9月25日,“中国天眼”迎来了8周岁“生日”。8年间,“中国天眼”不断拓展着人类观天极限。让我们跟随卫星视角和记者的镜头领略“中国天眼”的风采和建设历程。 ①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 “中国天眼”的主体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主要由馈源...
新华全媒+|“九旬院士”叶叔华的浪漫“太空天文梦” 节目简介 新华视频 2021(上)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未知 地区:国内 类型:时事 简介:整合新华社视频资源,围绕重大主题、话题、热点新闻,体现新华社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多媒体报道。 公司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反盗版盗链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下载中心 ...
“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欧东衢 潘德鑫 郑明鸿)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便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 2024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落成启用8周年。在距离“中国天眼”不到3公里的一处山头上,首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核心阵试验样机)完成了吊装。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3月2日 人类发现的第三颗小行星——婚神星将于3月4日凌晨冲日。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在3日晚间尝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此后10余天内,仍可寻觅其踪迹。 新华社发 王琪 作...
6月22日15时0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法天文卫星(SVOM)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新华社发(陈昊杰 摄) 探秘宇宙深处的“神秘烟花”问:什么是伽马暴?探测伽马暴有何科学意义?魏建彦:当恒星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会发生坍缩,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黑洞或中子星,...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建松 新华社上海5月18日电(记者张建松)浩瀚宇宙,充满了科学奥秘。我国天文学家领衔的一项研究新发现了45个“热核”。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所谓“热核”,是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