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紧缺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传统专业与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了近代科学革命的知识分化过程。新农科将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比如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等。”董维春坦言,目前,农林院校在文理基础和工程技术方面差距较大。“这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此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其中明确: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新农科提出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不足或堵点?紧缺专业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表示,以农学本科专业为例,除了要求学生进一步夯实生命科学与数理化等基础学习外,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工学与信息、人文社科、生态与环境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地方农林院校同样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专业升级改造方向。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除了将粮食安全作...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3月12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专题聚焦新农科5年建设成效,文章以“新农科建设:注重交叉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为题刊载了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高等...
今年9月26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五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5年来,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不断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格局性变化。全面推动新农科建设 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19年,...
日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对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在“壮大乡村人才队伍”部分提出,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
十四、加强组织实施。各有关高校要把新农科建设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具体举措,推进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省级教育、农业农村、林草、乡村振兴等行政部门要把新农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协同解决农林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这就决定了专业优化调整始终是新农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入优化调整农科专业,首先要加大传统农科专业改造力度。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科专业,适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其次,面向新兴农业产业,加快新兴、新型农科专业建设。一方面,鼓励高校加快...
一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农科发展之魂,是新兴学科的增长点、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新农科建设应从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转变,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拓展传统农科内涵和外延,培养急需紧缺农林类人才。二是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湖南是农业大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