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跨界民族 问题的生成,发展和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的问题领域.总的看来,国际环境转换和外部势力的推动是我国跨界民族问题生成的主 要根源;边疆跨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相对滞后和跨界民族形成过程中历史问题的现实投射是其客观诱因.综合考察历史与现实,国际和国内因素,构建...
三、史海搜索27.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何意义?(2)1949年通过哪一法律文件把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3)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4)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砥砺前行,确立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教育价值体系,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面临困境: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民族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内生力不足;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飞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我国民族分布和历史特点,1952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自治进入法制轨道。199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定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建国60年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少了4000万,部分少数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如下措施处理民族地区矛盾:界定民族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坚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以"慎重稳进"方针开展民族地区的改革、改造工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处理叛乱事件坚持政治争取为主、军事进剿为辅。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是对新中国成立后...
【题目】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飞速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结合我国民族分布和历史特点,1952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198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紧紧抓住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机遇,把地处边疆的劣势转化为跨境合作的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经济走廊和经济合作带,...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民族关系问题。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关系问题的说法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大杂居,小聚居是客规布局 B.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高度自
材料一 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冷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分纷纷解体分裂,并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冲突和纠纷,如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波黑战争、巴以冲突等。反观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