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原先新一军最有战斗力的两部分,一部跟着孙立人去了台湾,一部跟着郑洞国在长春。潘裕昆掌握的新一军,只是空有其名。后来大变样的新一军被编入廖耀湘第九兵团中,这更有趣,此时的新一军属于陈诚土木系,廖耀湘却是何应钦系,陈、何二人不对付,廖耀湘跟新一军的相处也磕磕碰碰。像黑山阻击战中,廖耀湘让...
林彪也不得不承认,他遇到了强悍劲敌,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军新一军,东北首战告捷。新一军是蒋介石打内战的底气中的底气、嫡系中的嫡系。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新编22师撤入印度兰姆伽,1942年10月,经扩充整编为新一军,首任军长郑洞国、师长孙立人、廖耀湘。从装备上看,新一军的确有资本配得上称“天下第...
历史上一共出现过3个新一军,前两个分别是福建和甘肃的地方部队,但是都没有存在太久,福建的新一军1927年10月被撤销了,甘肃的新一军1940年5月8日被撤销了。被后世广为人知的其实是第三个新一军,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驻印军,军长是孙立人,号称东方隆美尔。这个新一军,也就是五大主力之一。1942年12月,...
新一军的传奇征程是中国抗战历史上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篇章。这支号称“天下第一军”的部队,从其成立初期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军事素质和装备水平。其前身税警总团在淞沪会战中的英勇表现奠定了他们在国共内战时期的军事基础。然而,新一军的光辉历史也伴随着一系列曲折转折,最终走向了覆灭。新一军在缅甸的战场上...
所谓,再好的装备,人员素质不行,也无法发挥装备优势。明白了新一军的厉害之处,咱接着分析为啥新一军越来越拉胯,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如下这三个方面。二、蒋介石“兑水”失败 所谓浓缩就是精华!新一军明显是浓缩的精华。对于蒋介石来言,他所考虑的就是如何让这“浓缩的精华”产生溢出效应,也就是最大化利用。
开始时国军进攻并不顺利,特别是新一军由于孙立人因事暂时离开而没有担任指挥官。虽然有代理军长贾幼慧的指挥,但总体上指挥不灵活,在进攻中遇到了困难。蒋介石看到局势陷入僵持,急电孙立人迅速归队。孙立人回来后,立即召集各师长开会,一方面统一思想,另一方面研究战术。其实并不需要研究什么战术,作战规律大家都懂,...
比如新一军的两位师长,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军校,廖耀湘毕业于法国军校,显然这二人皆可与史迪威顺畅交流——此乃优势所在。同理,整编 74 师的张灵甫亦是如此,其乃堂堂的北大出身,书法甚佳。至于另一王牌军第五军军长邱清泉,虽号称邱疯子,看似粗莽,实则曾留学德国……如今是否明晰,将士素质乃最为关键之缘由?莫...
在战争时期,新1军被称为天下第一军,是敌军五大主力之一,曾经在印缅战场威风八面。是全美械部队,善于步炮协同,比较依靠后勤和炮火打仗,以火力射击为主要战斗模式。善于使用迫击炮和交叉火力,不太敢于拼刺刀。《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描述:进入东北之敌军为蒋系统精锐,大都美械装备,经过美国训练,参加印缅...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可谓是猛虎出山,新一军的对手是当时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作为日本的顶尖王牌,曾一度突破国军的严密防线,攻陷南京,直逼芜湖,后来横扫东南亚。曾经仅用三万多人就迫使8.5万英军缴械投降,面对这样的“丛林恶魔”,新一军却让他们的胜利戛然而止。
五大主力,这五大主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谓的国军五大主力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被称之为五大主力,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这五大主力分别是: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