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简介:史坦尼斯劳·莱姆(Stanisław Lem)(1921年9月21日-2006年3月27日),波兰科幻小说作家。 他的作品常探讨哲学主题:科技的影响、智慧的本质、与外星人互相理解的可能性、人类能力限制。其作品的英译本大多由Michael Kandel翻译。\r\n他生于利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全部作品:索拉里斯星(译林幻系列),未来学大会(译林幻系列),其主之声(译林幻系列),技术大全,惨败(译林幻系列),无敌号(译林幻系列),伊甸(译林幻系列),机器人大师(全集),星际旅行日记,太空旅行者的回忆录
随着航天技术进一步普及商业化和民间化,在未来时代里,宇宙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而在构建宇宙视角、想象太空格局的前瞻者行列中,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具有超越于科幻之上的贡献。 一、超越科幻:技术想象经由文学和电影延展到未来的...
他的作品在豆瓣拿到了罕见的清一色高分,他就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相比于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可能因为作品的种类相对较少,莱姆在中文世界里相对小众,或者说除了科幻圈内部一批忠实拥趸之外,这位波兰大师的名字还没有红火到“...
玛丽安墓 1994 编剧 索拉里斯 2007 编剧- 原著作者 Thirty-Minute Theatre 1965 编剧 变形医院 1979 编剧 群星间归来 1989 编剧 我的克拉科夫 1979 演员 (未上映) The Inquest of Pilot Pirx 2027 - 编剧 Sledztwo 1974 编剧 > 我来报错 >去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影人页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2021年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诞辰一百周年,波兰政府将这一年定为“莱姆年”,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波兰科幻作家。莱姆于1921年生于利沃夫,早年攻读医学专业,曾在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医学系深造,但医学并未成为他终生的志业,频繁的战乱和战后波兰特...
《莱姆狂想曲》出版于1973年,也就是作者第一部充满实验性的“书评科幻小说”《完美的真空》两年后。作为一个“奇思妙想”的生产者,这种创作形式还是很适合他的。 莱姆以“狂想曲”为本书题名,本书确实有着“狂想”的特点。在终篇,也是压轴之作《泥人十四》中,莱姆借“泥人”之口,评论了人类的智慧、进化与可...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波兰国宝级作家,作品触及科技发展、人类本性、人类认识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宏大主题,对科技与人类本身的有限性提出了诸多深刻的洞见与讽刺性的反思,不断探索人类认知边界,彻底改变科幻书写维度。目前,莱姆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52种语言,畅销4000万册,是“世...
最近我发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他是来自波兰的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如果说阿西莫夫是我心中的科幻小说之神,那么莱姆绝对是我心中的第二位。他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都非常高。有人说他的作品对很多科幻小说是降维打击,这确实不假。今天我想推荐四本我读过的莱姆的作品,每一本都非常精彩。
《伊甸》成书于1959年,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很早期的作品,在本次译林出版社集中出版的六部曲:《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无敌号》、《惨败》、《其主之声》、《伊甸》中,本书是最早的一本。 我们可以从行文结构中看到科幻作家早起作品的青涩,但必须强调的是,就算本书在本次六部曲中相对逊色(体现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