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huà zhōu duàn jī ]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节衣缩食 大家还在搜 粥的故事最后一句原文 划粥断齑的故事 范仲淹划粥割齑 断齑指的是什么 划粥断齑解释 划粥断齑...
断齑划粥断齑划粥(拼音:duàn jī huà zhōu)是源自北宋范仲淹求学经历的成语,形容生活极度清贫却仍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其核心寓意在于通过物质条件的艰苦反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激励后人珍视学习机会、磨砺意志品格。 一、成语释义与出处 该成语字面指将凝固的稀粥划成块状分食,同时搭配切...
06:57 《中华勤学故事》 第1集 范仲淹断齑划粥 06:58 《中华勤学故事》 第2集 匡衡凿壁偷光 06:21 《中华勤学故事》 第3集 贾逵隔篱偷学 06:56 《中华勤学故事》 第4集 欧阳修借阅典籍 06:48 《中华勤学故事》 第5集 刘勰佛殿借读 06:58 《中华勤学故事》 第6集 杜甫自幼学写诗 06:50 《中华勤...
断齑划粥的典故 断齑划粥是形容生活清苦的意思,断齑划粥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断齑划粥的典故,供大家阅读!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
“断齑划粥”啊,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成语。其原意是指将腌菜切碎,将冻结的粥划成块,按量分顿来吃,形容生活十分清苦。这“断齑”便是切断腌菜,“划粥”嘛,便是将粥划开。此成语出自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说的是范仲淹少时读书长白山僧舍,生活极为清贫,每日以二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便以刀划为四块,早...
划粥断齑的成语故事篇1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学家、政治家(和青天⼤⽼爷包拯同朝)。他两岁的时候,⽗亲就死了。此后,家境⽇益衰落。有天,⼩范仲淹砍柴回家的路上,看见⼀群⼩朋友们拿着书⾼⾼兴兴地跑进学堂,很是羡慕。回到家后,懂事的范仲淹知道家⾥穷,母亲没钱供他读书,便问...
”范仲淹在醴泉寺僧舍读书,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却后用刀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为食,然后将腌菜、酱菜之类切成碎末,加半杯醋,少许盐,烧熟拌粥,如此这般苦读了三年。这就是范仲淹“划粥断齑”典故的由来。很多人都知道,读书一定程度上是要靠体力的,体力很重要的一面来自于营养。彼时范仲淹刚满二十,又...
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展现了他在青少年时期清苦求学、发奋读书的坚韧精神。这一典故源于他在山东邹平醴泉寺求学的经历,通过分割冷粥、野菜充饥的方式坚持学业,最终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 一、划粥:分食凝粥的智慧 范仲淹因家境贫寒,求学期间每晚煮一锅米粥,利用灶火余温彻夜熬...
划粥断齑的意思 划粥断齑 [huà zhōu duàn jī] 1.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生活清苦,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 读书成语。
范仲淹断齑( jī)画粥 ——《墨客挥犀》 (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jù),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 jī)十数茎醋汁半盂(yú),少入盐,暖而啖(dàn)之,如此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