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能漏尽三惑,最低限度要漏尽见思二惑。见惑,是对于道理不了解、思想观念不正确,所产生的错误执着。见,就是知见。知见、思想错误,就属于见惑。有些人对于见惑的解释、理解错误,认为“因为看见外面的事物,产生烦恼、执着,就称为见惑”,这种错误的解释,也属于见惑。我们想一想,饭是怎么来的?农...
断除见惑,如断四十里的逆流,可见我们用功的,是要有甚深的力量。思惑断尽,才能证到阿罗汉果。这种用功是渐次的,我们现在只借一句话头,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什么见惑思惑,一刀两断,好似青天不挂片云。清旸升天,即是自性的光明透露。这位尊者,悟了这个道理,认识了本有的主人。 你我今天用功第二步,要把客尘...
一个人学佛,不管在家出家能够证果的,最重要的是断见思二惑。见惑、思惑,在前面第九品已经谈到过,见地不清楚有了偏差,就落于偏见。五种错误的见解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见障碍了修道,也就是不能悟道的原因。思惑就是烦恼惑,内心的贪嗔痴慢疑。 南师从佛法的角度评论了唯物哲学,他...
在名相上讲,尘者尘沙,是烦恼之一,要到菩萨的地位,才能断得了;妄者妄惑,惑有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见惑由五钝使而来。修行的人,先要把见惑断尽,才能证入须陀洹果。但这步功夫非常的难。断除见惑,如断四十里的逆流,可见我们用功的,是要有甚深的力量。思惑断尽,才能证到阿罗汉果。这种用功是渐次...
道的正行俱有善根智慧,自行断见思二惑,助行慈悲,俱有福德,能断尘沙惑,为何能断?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助行多端,上求下化其要也。一事不知,即曰尘沙之惑。常行慈悲,方晓众生根器,方彻世事纷繁,尽学佛法,自能断疑生信,自然开智得通。如是而行,尘沙可断。
在名相上讲,尘者尘沙,是烦恼之一,要到菩萨的地位,才能断得了;妄者妄惑,惑有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见惑由五钝使而来。修行的人,先要把见惑断尽,才能证入须陀洹果。但这步功夫非常的难。断除见惑,如断四十里的逆流,可见我们用功的,是要有甚深的力量。思惑断尽,才能证到阿罗汉果。这种用功是渐次...
《虚云和尚全集》 民国三十一年(1942)在华岩寺大悲法会元旦升座法语 今朝新年元旦节,普天同庆皆喜悦。护国法会祈和平,共证菩提圆三德。国运昌隆亿万年,四海欢欣寇消灭。生民齐唱太平歌,岛域归降释冤结。试问大众,应时及节一句作恁么生道? 久无应对,乃举:庞居士公案云:“难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易易易,百草头...
百度试题 题目方便有余土,是已断见思二惑,未断尘沙无明,得到的罗汉境界。但是‘有余’二字不能明白?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尘沙无明未断,是谓有余。反馈 收藏
【因果感应录】五祖戒禅师没有断见思二惑,出世为苏东坡 第二个故事是苏东坡的前身,就是五祖戒禅师,《龙舒净土文》有说这个故事。《龙舒净土文》是王日休居士的著作,五祖戒禅师乃是苏东坡的前身,应验非一。因为前世修行的因故,今世聪明过人。因为五毒的习气尚未消除,所以苏东坡今生,虽然很有学问很会吟诗作对,...
在修证断惑上有差别,果亦成四级。从断尽三界见惑以上之位次,皆名圣者,亦即无漏圣果。四级() A.初果预流,二果一来,三果不还,四果阿罗汉 B.初果一来,二果预流,三果不还,四果阿罗汉 C.初果预流,二果不还,三果一来,四果阿罗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集谛就是“见思惑”,见思是简称,详则见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