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文鸟指名亚种(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 punctulata)是斑文鸟的亚种之一,体长10-12厘米。嘴粗厚黑褐色,上体褐色,下背和尾上覆羽羽缘白色形成白色鳞状斑,尾橄榄黄色。颏、喉暗栗褐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
斑文鸟是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鸟类,俗名花斑衔珠鸟、麟胸文鸟、鱼鳞沉香等。斑文鸟体长10厘米至13厘米,体重约13克,整体呈褐色,尾部有较为特殊的橄榄黄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片状斑。该鸟类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农田和村寨常...
斑文鸟(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英文名Scaly-breasted Muni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鸟类。它们是体型小巧的梅花雀科鸟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亚到东南亚都有它们的踪迹。斑文鸟最显著的特征是胸部和两胁的深褐色鳞状斑纹。它们的原产地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东部、台湾以及菲律宾及其周边岛屿。斑文鸟通常成群活动...
斑文鸟的分布范围 🌍 斑文鸟的分布范围很广,从喜马拉雅山麓到印度次大陆、中国和东南亚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新加坡,你可以在野外看到它们和麻雀混群,而在国内,它们也会和白腰文鸟混群。 在南洋理工大学观察斑文鸟 🏫 如果你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里闲逛,特别是云南园或者楼宇之间的花坛,你很有可能会遇到这些可爱...
斑文鸟藏南亚种(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 subundulata)是斑文鸟的亚种之一,体长10-12厘米。嘴粗厚黑褐色,上体褐色,下背和尾上覆羽羽缘白色形成白色鳞状斑,尾橄榄黄色。颏、喉暗栗褐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
斑文鸟华南亚种(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 topela)是斑文鸟的亚种之一,体长10-12厘米。嘴粗厚黑褐色,上体褐色,下背和尾上覆羽羽缘白色形成白色鳞状斑,尾橄榄黄色。颏、喉暗栗褐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地区。...
繁殖方式卵生。如果鸟舍里有适合筑巢的植物,进入繁殖期的斑文鸟就会成对共同搭起结实的鸟巢,通常雄鸟担当收集巢材的重任。它们喜欢以粗青草更等绿色植物的茎更作巢材,较不喜欢干燥的材料,如果有羽毛和苔藓,它们会把这些柔软的东西铺在巢内。 护理斑文鸟喜食加那利子与小米混合物和绿色食物。它们与大多数小型雀类不...
斑文鸟,这种可爱的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小家伙,体长大约在10-12.5厘米之间。它们的胸部和两胁有着深褐色的鳞状斑纹,无论是雄鸟还是雌鸟,外表都是一模一样的。在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尤其是在农田和村寨附近,你经常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种群数量相当丰富,算是鸟类中的“常客”了。说...
🐦 斑文鸟,这个小小的身影,其实是梅花雀科的一员哦!它们体重轻盈,只有0.01~0.02千克,却拥有着独特的飞行技巧。飞行时,它们的两翅扇动有力,甚至会发出“呼呼”的振翅声,仿佛在向世界展示它们的活力。🐦 斑文鸟通常以20~30只的小群活动,食物来源广泛,包括谷粒等农作物、昆虫和草籽等。它们的繁殖期持续时间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