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钾化带是斑岩型矿床蚀变的核心带之一,高温热液携带大量钾离子,交代岩石中原生矿物形成钾长石和黑云母。浸染状和脉状的钾长石分布方式反映了热液的运移和交代途径,黑云母的定向排列可能与热液流动方向或构造应力有关,此阶段是成矿元素初步富集的重要时期。 2. 紧邻钾化带的是绢英岩化带,该带内长石被绢云母和...
斑岩矿床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依次:钾化带:自岩浆房,斑岩上侵温度为600℃ Cu-Au:流体富Fe、Mg,为黑云母化 Cu-Mo:为钾长石化居多 A vein 特征:粗大、不规则、贫矿 特征矿物: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 青磐岩化带:由于次生钾长石化消耗了K、Al,而Ca、Na、Cl元素向上迁移 温度在300~400℃间,pH:4~5...
成矿主要集中在钾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钾化带与绢英岩化带接触的部位。 另外,还会出现某个矿(如Cu)的次生富集带,这个次生富集带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蚀变带中,待其被剥蚀后,又会形成新的次生富集带。 在物探中,根据斑岩的这种蚀变分带特征,利用磁法可以确定某地的剥蚀深度。 斑岩成矿模式图:...
图1 普朗斑岩Cu-Au矿床地质简图 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 (1)基于短波红外光谱(SWIR)和磁化率测量可以很好的识别出斑岩矿床蚀变分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普朗矿床为应用实例,从矿床中心向外围,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发育钾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绢英岩化带和泥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分布在主矿体的外围(图2)。 图2...
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矿石构造主要是细脉浸染状,斑岩成矿系统中围岩蚀变通常与网脉或细脉的发育存在密切联系。矿床脉体系统和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是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重要地质找矿标志。以往典型矿床研究多关注热液蚀变分带,矿床脉体系统...
斑岩型矿床所产生的放射性蚀变被称为斑岩蚀变,其中的围岩蚀变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围岩蚀变是由矿体周围的岩石在矿体形成过程中受到放射性蚀变的影响而形成的。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表明了矿体的放射性腐蚀和热作用的分布规律,指示出矿床特征,也可以为矿藏的空间分布和勘探提供有效依据。矿体放射性蚀变所形成的...
1、斑岩矿床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依次:钾化带:自岩浆房,斑岩上侵温度为600CCu-Au:流体富Fe、Mg,为黑云母化Cu-Mo:为钾长石化居多A vein特征:粗大、不规则、贫矿特征矿物: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青磐岩化带:由于次生钾长石化消耗了 K、Al,而Ca、Na、Cl元素向上迁移温度在300400C间,pH: 45特征:绿泥石、绿帘石...
•斑岩矿床不同剖面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也有区别;•总的来说,勘探初期,需要结合各种信息,不能仅仅依赖于一种方法;罗卜岭斑岩铜钼矿简介 ••••••见3DMine演示地形,剥蚀情况,磁异常情况蚀变情况,岩性分带情况矿体形态,控矿因素相邻勘查区情况手标本采取钻孔及位置 ...
文档介绍:斑岩矿床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依次: 钾化带: 自岩浆房,斑岩上侵 温度为 600℃ Cu-Au:流体富 Fe、Mg,为黑云母化 Cu-Mo:为钾长石化居多 A vein 特斑岩矿床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依次: 钾化带: 自岩浆房,斑岩上侵 温度为 600℃ Cu-Au:流体富 Fe、Mg,为黑云母化 Cu-Mo:为钾长石化...
带 斑岩演化序列 钾化 青磐岩化 黄铁绢英岩化 高级泥化 矿化 矿化 次生富集 角砾 岩筒 钾化蚀变 •自岩浆房,斑岩上侵; •600摄氏度,PH~5-6; •Cu-Au体系:岩浆富Fe、Mg,钾化蚀变表 现为黑云母化居多;Cu-Mo体系:岩浆富Al、 K,钾化蚀变表现为次生钾长石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