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家族对家庭成员的婚姻进行了规定,贵庶通婚不但得不到祝福,新人也不会得到相应的贵族头衔,连孩子都不可能拥有继承权。这就有点代价过大了,斐迪南身为王储,自己的孩子却没有继承权,那岂不是又要寻找合适的继承人?不仅如此,索菲嫁给了大公,可自己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头衔,什么妻凭夫贵完全不可能。为...
弗朗茨·斐迪南是奥地利大公卡尔·路德维希的长子,卡尔·路德维希则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弟弟。如果鲁道夫没有死在梅耶林,斐迪南不过是个闲散宗室,现在,他一跃成为奥匈帝国第二顺位继承人,仅仅排在父亲卡尔之后。1896年,卡尔·路德维希死于伤寒,斐迪南成为王位的假定继承人。他与弗朗茨皇帝一样倔强强势,又不...
1914 年 6 月 28 日,刺客杀死了奥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并引发了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系列事件。这是在那个重要的日子里它是如何下降的。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1863-1914 年)和他的妻子索菲在波斯尼亚萨拉热窝被暗杀。其中有七人——六名波斯尼亚塞族人和一名波斯...
1914年6月28日上午约十点,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途中有数百名民众热烈迎接,而人群中则有七名刺客伺机而动。斐迪南夫妇坐上敞蓬礼车前往市府大厅,途中经过其中两位刺客面前,但二人因胆怯没有下手,后来斐迪南夫妇的车队遭到第三名刺客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用手榴弹袭击,但大公下意识的手一挥,...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不仅激化了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更引发了欧洲各大国之间的连锁反应。德国的无条件支持奥匈帝国,导致了俄国的介入,进而英法两国也被卷入其中。最终,这一局部冲突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事件,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更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4年6月,奥匈...
斐迪南大公绝对是“蜜汁自信”的代言人。当情报部门拿着一叠“有人要暗杀您”的报告战术后仰时,他大手一挥:“这都是谣言!” 当时的萨拉热窝,反奥匈帝国情绪如同夏天的蚊子,嗡嗡乱飞赶都赶不走,而斐迪南大公却像个自带BGM的勇士,执意要带着妻子去“视察民情”。这场行程堪称“自杀式旅游”。他不仅选了...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这场战争不仅带来了数百万人的伤亡,更是使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帝国的衰亡与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都是这场刺杀的直接后果。这一事件对相关人群与社会的影响深远,激化了民族主义情绪,推动了国家间的对立与战争。
斐迪南大公为何要在1914年6月28日去萨拉热窝呢?主流的解释是为了向塞尔维亚示威、炫耀武力。要知道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这在塞尔维亚人看来不就是赤裸裸地挑衅吗?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了另一种说法,挺有意思的。说6月28日这一天是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亚的结婚纪念日,因为索菲亚是平民出身,也有说是没落...
是萨拉热窝当局把6月28日这个充满煽动性的出访日期强加给了斐迪南大公。谈到对出访行程的规划,真正连一丁点常识也没有的,其实是波斯尼亚当地的奥匈帝国官员。呈交的报告中表达过对斐迪南大公夫妇安危的切实担忧,可当局却对此置若罔闻;潜在的暴力威胁未受理会;安保力量更是几乎为零。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背后总少不...
不论斐迪南大公和索菲以何种形式组成婚姻关系,都将被视为贵贱通婚,都意味着承认索菲与自己的丈夫在地位上的不相称:索菲永远也没法成为皇室中的一员;未来,他们的子女也无法得到皇位的继承权。 1900年7月1日,两人在远离首都维也纳的一座城堡里举办了非常简单、朴素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