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出典] 《论语·雍也》 注: 1、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注释: ①质:质地,内在的品质、才能等。质朴。 ②文:文采,外在的装饰,礼节的修饰和约束。文采、文饰。 ③...
所以他强调一个君子既要有着不凡的文采,也要具备良好质朴的个人品质和优雅的外表,只有两者相互陪衬,相得益彰、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实、合乎中道,才是真正“文质彬彬”的君子。 一个人的文采固然重要,但如果光有飞扬的文采,个人修养却是不值一提,只怕再优美的文字也得不到人们的许可和赞扬;相反,一个人具有良...
追根溯源,文质彬彬正是语出这里。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指文采,经过修饰的。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史,古注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史书,一个是史官,大体的意思是指言词华丽,虚伪、浮夸。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孔夫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出自《论语·雍也》【释义】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做作。只有做到文采与质朴兼备,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才是君子。【解析】人如果没有质朴之性,即使再有气质,也会令人讨厌;反过来,如果只有质朴之性,而气质全无,也是令人厌恶的。假如你热...
翻译: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片段:《论语·雍也》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论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论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过于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浅鄙陋,但是文采多于质朴,又会显得华而不实。只有把两者均衡结合,才能称得上是君子。文,象形字,从玄,从爻。《说文》:“文,错画也。
《论语》雍也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著 大中小 zǐ子yuē曰::zhì质shèng胜wén文zé则yě野,,wén文shèng胜zhì质zé则shǐ史,,wén文zhì质bīn彬bīn彬,,rán然hòu后jūn君zǐ子。。
【原文】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①质:本质,质地,底子;②文:表现形式,外表;③野:自然生长的,粗旷;④史:虚饰,浮夸;⑤彬彬:文雅,有教养的样子; 【译文】…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其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文采(外在修养)和质朴(内在本质)能够均衡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君子。这里的“文”指的是经过修饰的、外在的礼仪、文化、知识和技能,而“质”则是指未经雕琢的、内在的质朴、真诚和本性。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内外兼修...
【原文】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 【注释】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