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连词时,可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短语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如并列、相承、递进、转折等,具体用法如下: 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中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意为“这...
当“而”表示转折关系时,它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分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却”。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中,“而”就连接了两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分句,强调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 三、'而'表示顺承关...
以下是“而”在文言文中的主要意思及用法:1、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而在此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然后”、“就”。它连接的两个句子之间存在时间或逻辑上的顺承关系,表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解释: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2、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二、表示顺承关系。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表示顺承,可不译。三、表示转折关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示转折,相当于“然而”。四、表示修饰关系。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五、表示递进关系。天假之年,而除其害: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六、表示假设关系。君...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而”这个字(词),在文言文中具有连词、代词、助词、语气词等多个词性,意思和用法也多种多样。1、作连词,表示以下6种关系:(1)表并列。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2) 表递进。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 表承接。例如:余方...
1、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2、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3、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4、而已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用作代词,通“尔”汝,表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2.用作连词表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
之:1、的2、凑足音节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而:1、表转折,但是2、表修饰3、表递进4、表承接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初中文言文虚词,适用所有中学生,记得查收! 1.【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意思(之、其、而、为、焉、乃、以、然、何、于)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意思(之、其、而、为、焉、乃、以、然、何、于)信息发布者:Sarah789“之”的用法及意思 “其”的用法及意思 “为”的用法及意思 “而”的用法及意思 “焉”的用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