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是在十数载的探索和积累中,不断修正、不断推翻已有的信念,从一种结构主义式的断想变化成一种有系统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 概括起来,可以从5个方面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理论。 01 文本与作品的区别 首先,巴特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为文本下了一则定义:“文本是能指(语言的声音形象)...
巴特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作者的个人产物,从其现象上看应归结于语言。正如巴特所说:“由于文本是对符号的接近和体验,作品则接近所指(Signified)。”[1]虽然这里论述的是作品与文本的不同,但是从中能看出巴特讨论作品、文本时对语言符号的关注。巴特对作品的关注不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情节、体裁、逻辑等方面,也不遵循...
首先,罗兰·巴特否定作者对作品的决定作用,把作品与语言相联系加以阐述。巴特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作者的个人产物,从其现象上看应归结于语言。正如罗兰·巴特所说:“由于文本是对符号的接近和体验,作品则接近所指(Signified)。”其次,罗兰·巴特区分了“作品”与“文本”。巴特指出,尝试从材料上对作品与文本加以区分是...
在巴特眼里,理想的文本应该是:“网络系统触目皆是,且交互作用,每一系统,均无等级;这类文乃是能指的银河系,而非所指的结构;无始;可逆;门道纵横,随处可入,无一能昂然而言 巴特的文本理论捣毁常规,独树一帜,其对现当代文学理论的贡献不可磨灭。巴特使文本摆脱了作者的羁绊,确立了读者的重要性地位,尝试了“片断”...
巴特的文本理论是对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彻底颠覆,它不仅切合了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而且体现了巴特眼光的独到性、远见性及超前性。巴特的文本理念在当今盛行的互联网世界中得以实现。互联网中多端口的介入无疑使得作者对读者的控制性减弱,甚至是作者被淹没在文本中,人们根本无暇顾及文本的书写者而只...
罗兰.巴特认为作品是具有实体的物质存在,⽽⽂本是创造的过程性存在。作品是⾃⾏显⽰、呈现的;⽂本是⼈们论证、阐释出来的。⽽且,⽂本突破了题材和固有习俗,强调不稳定性,不像作品被认为有固定、确切的意思,所以,作品是接近所指的。第三,⽂本理论强调读者参与创造:他将⽂本区分为可读性...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以其丰富的著作与理论实践,风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坛乃至国际文学界。作为一个多面手人物,将其定位于符号学家、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或是作家都可以。虽然巴特涉猎于众多的研究领域,但其主要精力还是在语言文学方面,他独辟蹊径,构建了崭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其独具匠心的文本...
文本巴特罗兰理论读者批评家 95 文艺鉴赏 浅谈罗兰· 巴特的文本理论 贺文娟 湘潭大学 摘 要:作为20 世纪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对当代法国文学界以及当今整个学 术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其他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难以企及的。他的文本理论颠覆了传统文艺批评中作者的权威地 位,提出...
内容提示:浅 谈罗“巴特的文本理论 ●口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廖健摘要 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是对传统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颠覆 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指出文本不同于传统。作品” 是没有确定意义的 是一种动态的生产过程 是语言创造的一种体验 并阐述了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问的关系 确立了读者亦是文本生产者的...
总283期第7期贵州社会科学V01.283,No.72013年7月GuizhouSocialSciences‘July.2013罗兰·巴特对“文本"理论的重构黄唾(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摘要:从“解构”的角度出发分析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起源、内涵与当下意义,罗兰·巴特否定了作者的权威地位,将作品与文本区别开来,让读者参与到文本的建构过程。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