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骘”原指“阴德”,这里的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是读书人的偶像,一般认为有才华的人如李白、包拯都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 文昌帝君虽然是被列入道家神仙系统里面的一位神明,可是他并不是传播道术的,他主要就是劝导世间人广行阴骘,阴骘就是阴德,做善事。所...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又名《文昌帝君丹桂籍》。以文昌帝君降笔(即扶乩)的名义编纂而成。成书年代不详。一说不晚于16世纪末。文昌帝君全称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或称梓潼帝君、梓潼神。在中国,相传为掌握人间禄籍之神,旧时士人多崇祀之。“阴骘”一词原为“默默地安定”之意,始见于《尚书...
潘龄皋楷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不仅书法优美,而且仍有现实意义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是道教的重要典籍,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也难下定论。清代朱珪校定的《阴骘文注》认为:“《阴骘文》有宋郊之事,当作于宋代。”清代还有些学者也持这种见解。但是不管这篇著名的文章究竟作于何时,是谁所作,其所蕴含...
《文昌帝君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相信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以下是该文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於是...
《文昌帝君阴骘文》(骘[zhì])在历史上具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与《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真经》等同为社会流行的劝善书。“阴骘”原指 “阴德”,这里的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
《文昌帝君阴骘文》全文及注释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qióng);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xī)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sì )马之门。 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帝)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 域名大大 《文昌帝君阴鸷文》全文及译文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
通过阅读和解析这篇经典,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道教的精髓,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文昌帝君阴骘文》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曾虐待人民,危害下属。我始终致力于解除他人的苦难,危急时刻伸出援手,对孤苦者深表同情,宽容他人的过失。我广积阴德,上达苍穹。倘若世人能怀此存心,天必赐福于汝。于是,帝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