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18/19世纪 黄花梨翘头案微型几 安思远旧藏 一般在书房里,主人会用一些摆件来装饰,将摆件置放在画案、画桌之上,而后又在摆件之上再摆放观赏把玩的物件,却也是被别有一番风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房清供,是一种自我的审美,是一种悦己的过程,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吸收的过程,而审美力同时...
《聊斋》作者蒲松龄年轻时,仕途坎坷,屡试不第,最后在逆境中奋起,曾经自制两锭铜质镇纸,上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军可吞吴”,借此表达自己的志向所在。 清 桦木雕灵芝长形镇尺 故宫博物院藏 文房之雅,贵在有翰墨香,重...
文房清供的制作工艺繁复,包括绘画、法书、烧造、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材质丰富,金、银、铜、铁、玉石、漆器、陶瓷、玻璃、珐琅以及竹、木、牙、角、匏等无所不备。这些功能各具的文房清供与笔、墨、纸、砚一起,构成了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成为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陈设雅玩。清代皇帝自幼读《四书》、《...
至宋时蔚为大观,宋代赵希鹄撰写《洞天清禄》,即为文房清供之专著,而林洪《文房图赞》,更将十八种文房用品,赞为“十八学士”。但此时文房清供之中,尚不见笔筒的身影。盖因笔之搁置,早期为笔格及笔架居多,而口底相若,呈筒形的笔筒,却出现较晚,伴随着明清时期竹刻一同兴起。明清两代笔筒材质纷繁,大抵...
明末文震亨撰写的[长物志]是一部记载生活美学的著名文献,文中称文房诸具计有五十余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清代,文玩更是得到康雍乾三朝皇帝的喜爱,继而也推动了文玩的流行和繁荣。 文房清供是指文人书斋中一切文化用具及陈设的总称,它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有笔洗、笔筒、笔架、笔插、笔掭、砚滴...
仿古玉器是文房清供的一个重要品类。仿古玉器的“仿古”,一个是模拟仿制,这种模仿建立在制作者对有时空距离的艺术品的认识之上,包括形制、纹饰、材质、用途和思想内涵等多个方面,制作目的则因角度不同而出现异化;另一个是延续传承,这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朝代更替时并不会完全抛弃前朝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这里的“文房清供”,即指文房中的陈设品,主要包括各式家具、古琴、古碑法帖、字画、雕塑、玉器、青铜彝器、古器物或仿古器、奇石异木以及各种材质的体积较大的工艺品等。一些做成大型圆雕的被赋予特殊吉祥含义的动、植物形象,既可陈设玩赏,也可兼作文房镇纸使用。 清 碧玉佛像诗文插屏 玉插屏和玉山子是最受...
文房清供取其清字,也就是清雅的意思。文房器物小巧精致,制作工艺繁复,包括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所用材质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金、银、铜、铁、玉石、陶瓷及竹木、象牙、水晶、玛瑙等,制作成的器物清雅脱俗,别有情趣,一方面作为书斋的陈设,另一方面也成为极具实用与鉴藏的赏玩品。放置在书斋案几上...
文房清供佳品集中于明清两代 文房清供之风虽起源于秦汉时期,但却鼎盛于明清。明代中期的商业及手工业蓬勃发展,经济繁荣稳定,致使宋代文人所提倡的文房艺术在此时得到了更强烈的回响。热衷此道的除了文人雅士外,新兴的商人阶层与深官内苑的帝王也开始争相附庸风雅。到了此时,文房清供不再是专属于文人团体的...
清 浅绛彩花鸟纹墨床 长:8.5cm 宽:3.5cm 高:2cm Lot 335 清 雕瓷一路连科纹绿釉水盂 高:5cm Lot 337 清 粉彩飞黄腾达图调色盘 直径:14cm Lot 339 清 寿字纹笔架 高:9cm Lot 349 清 哥釉青花山水纹水盂 高:5cm Lot 350 清 珊瑚红留白兰花图水盂 高:4cm Lot 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