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前面我们在讲篆刻的起源时,把米芾归为第一代印人,赵孟睥吾衍归为第二代印人,又把真正动手以石刻印的王冕归为第三代印人,但如果真的要谈文人刻印,也就是篆刻,必须从文彭谈起。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苏州)人。文彭曾官南京国...
文彭(1498年-1573年), 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明代书法篆刻家、书画家。 文彭在印学上的地位要比在书画上高得多,他是公认的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文人篆刻的鼻祖。他用冻石刻印,并首创印章边款,改...
文彭的传世画作有《兰竹图》卷,而他的诗作则被收录在《明文博士诗集》等作品中。在书法方面,文彭初学钟、王,后师法怀素和孙过庭,对篆、隶、行、草、楷各种书体皆擅长,其中楷、草最为精粹。他的书法风格工稳透逸,格调高雅,深受人们喜爱,索书者络绎不绝。此外,文彭还是明代篆刻艺术的开山鼻祖,与何震并...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等。曾任当时全国艺术界权威机构国子监博士(还南北两京的),人称“文国博”(注:位居振臂一呼的艺界高位也是文彭被尊为文人篆刻开山鼻祖的成因之一)。他另一个为人所知的标签是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的长子。...
文彭(1498年—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 文彭在印学上的地位要比在书画上高得多,他是公认的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文人篆刻的鼻祖。他用冻石刻印,并首创印章边款,改变了元代以来板滞纤弱的弊病,恢复了汉印传统,他和何...
文彭,字三桥,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还被誉为篆刻界的鼻祖。在文彭之前,印章的材质多为金属、兽骨、精玉和象牙等硬质材料,不适合篆刻。然而,文彭偶然发现了一种半透明的“灯光冻石”,这种石头硬度适中,非常适合篆刻。从此,文人篆刻不再依赖工匠,可以自己动手。文彭...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是明代著名的篆刻家,被誉为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文徵明是一代书画大家。受其家学影响,文彭自幼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对书画、诗文皆有精深的造诣。在篆刻这条路,文彭是具有开创性的。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此之在,印章...
文彭篆刻赏鉴 文/石安 我们通常把文彭以石治印、自篆自刻作为文人流派篆刻的肇始。中国印章史上提及文人篆刻常会引出一段关于文彭的典故。清代评论家倪印元《论印绝句》中有诗云“照眼灯光出世间,西虹桥畔车载还”说的正是这个典故。而更详细的记载最早见于稍晚于文彭的明代学者周亮工所撰《印人传》。
文彭便是文氏一门中诗、书、画、印,特别是篆刻上成就卓著、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行书《63 首诗稿》 文彭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字寿承,号三桥。苏州人,文征明之长子。少年时,对于博取功名曾颇为自负,所谓“视科第直囊中物耳”,确实也在县试中名列高等。然而到了乡试的时候却也是十试而不中。一直到了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