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如今,听课学生...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
第1章 《文学回忆录(上)》:出版说明 1989年至1994年,木心先生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为期五年,留有完整的讲义。2006年先生归国后,我们曾拟出版这份讲义,未获先生同意,理由是,那不是他的创作。2011年,木心先生逝世。逾百位年轻读者从各地赶来乌镇送别,并在追思会上热切提出希望读到这份文学史...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如今,听课学生...
你们传我一句话,或描述我的有关情况,到传回来时,都走样了。我的说话和文学的严密性,我的生活的特异,由我传达别人的话,别人的情况,可以做到完全达意,而慢慢做到可以达人家的意,比别人更透彻。 外人听了,会说自吹自擂,你们要替我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普通的健康的老头子。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
“只够爱”文学艺术, 他曾说: “文学是我的信仰, 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在纽约游学期间, 邂逅木心先生, 从此奉其为精神导师,与十几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一起, 在木心那里听了 5 年文学课, 并将听课笔记整理为《文学回忆录》 , 在国内出版, 之后, “木心”这个名字才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作品简介: 《1989-1994 文学回忆录(全2册)》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
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简介 《文学回忆录》共有八十五讲,分上下两册,里面记录了1989-1994年间木心先生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授的世界文学史。木心先生在世的时候,一直拒绝出版此讲义,他认为那不是他的创作,大家现在看到的作品是由他的学生陈丹青先生依据他自己的五本听课笔记编辑而成,由此可以看出木心先生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