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教授追溯了“世界文学”概念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指出中国学者应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国际性理论讨论,从中国视角出发,通过与国际同行的对话,重绘世界文学版图。陈众议教授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危机及现代主义以降西方文学的问题出发,指出讨论世界文学...
反过来说,所谓的“世界文学”恰恰是建立在消解民族文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学传统基础上的。譬如当前“世界文学”的“国际化”或“全球化”倾向大抵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绝对的相对主义盛行;二是文化消费主义和文学国际市场的形成;三是文学创作机制、创作理念的改变,即...
反过来说,所谓的“世界文学”恰恰是建立在消解民族文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学传统基础上的。譬如当前“世界文学”的“国际化”或“全球化”倾向大抵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绝对的相对主义盛行;二是文化消费主义和文学国际市场的形成;三是文学创作机制、创作理念的改变,即“畅销书”背后不仅有文化工业和市场等强大的推...
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现象。中世纪文学中的“世界主义”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现象,强调人类共同性、平等和博爱,超越了地域、民族和宗教的限制。
文学硕士论文:“世界主义”及其之于中国的意义 [摘要]“世界主义”作为当今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一个前沿理论话题,吸引了众多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的广泛注意。但是,“世界主义”术语并非全新,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犬儒派哲学家那里。启蒙时期的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理论建构,为“世界主义”概念的成型...
世界主义由来以久,且从来内涵模糊、外延不清。如果将其概念缩小至可喻范畴,那么首先它与源远流长的理想主义一脉相承;其次它业已在跨国资本主义时代演化为残酷现实:去民族化的“国际化”趋势;再次,它的消费主义取向违背了文学经典的伟大传统。 正是在“大同”、“博爱”等世界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世界文学”被提到了...
近日读斯坦纳的《思想之诗:从希腊主义到策兰》(The Poetry of Thought: From Hellenism to Celan,2011),这种感受更为强烈,或许是因为斯坦纳的世界与近日陡然喧嚣不已的尘世反差太强烈了。在这本思想性和文学性都很强的随笔集中,“斯坦纳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史中藏着一条文学的暗线,所有思想论说都蕴含风格、...
世界文学阶段”,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梳理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其中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潮博弈,并立足现实,表示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中讨论世界文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大力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学,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学版图上的西方中心主义格局。
从作为一个理论概念的“世界文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种创作和理论批评实践的“世界文学阶段”,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梳理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其中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潮博弈,并立足现实,表示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中讨论世界文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大力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学,从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