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题干“天祥曾写过一首《正气歌》,其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攻人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在抗元斗争中,文天祥被俘宁死不屈写下了《正气歌》,D项正确;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隋炀帝被...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乃天祥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之时所作。彼时,南宋已灭,天祥被俘,身陷囹圄,然其志不屈,面对强敌之威逼利诱,天祥毅然拒降,挥毫写下《过零丁洋》一诗,以明心志。“人生自古谁无死”一句,乃言人生在世,终将一死,此乃自然之理;“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则天祥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景是:文天祥在宋朝末年广东海丰北五坡岭战败被俘,押解途中经过零丁洋时写下,表达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文天祥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深度解析 文天祥的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宋瑞...
元朝初年,文天祥被俘后,面对蒙古人的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在坚守忠诚、尊严的道路上走向了牺牲。在狱中,他写下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生死看淡,坚守忠诚、尊严的决心。他的这种精神,成为后人赞美的对象,也成为我国人民的精神宝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宋代文天祥的诗作,创作于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
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背景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故事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
到了悬崖山后,袁军总司令张洪帆多次逼迫他写信,要他交出守山的吕秀夫等人。文天祥拿出这首诗来表明他的雄心壮志。张红帆看了,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他放弃了。爱国诗人文天祥最经典的一首诗慷慨激昂,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关于他的人生经历的。《七一经...
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说出这样的话的?(5分) (2)文天祥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3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第 3 页(共4页)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科举制是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2分) 意义: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历史背景:此诗为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元军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时,他出示了此...